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回复: 2

这些95后的非遗传承人,有点酷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0 09: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两天,演员黄渤在快手上开了一场直播。

直播中,黄渤体验了一把非遗面塑技艺,用面团捏出了一个有着“淡黄长裙,蓬松头发”的小人儿。





而旁边不时和黄渤互动的年轻人,正是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25岁的郎佳子彧。作为非遗传承人,95年出生的郎佳子彧虽然年轻,但他其实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网红”传承人。



以郎佳子彧为缩影,当你还以为“非遗传承人”都是老态龙钟、满手老茧时,年轻的手艺人们已经登上了非遗的舞台,并开始了他们个性十足的solo。

今天我们就聚焦非遗传承中的年轻人,看看95后X非遗所迸裂出的奇妙火花。



@郎佳子彧
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


/
没有不酷的非遗项目,
只有不酷的非遗传人。
/

郎佳子彧的爷爷郎绍安是国家级非遗北京“面人郎”的创始人,父亲郎志春为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受家族影响,郎佳子彧很早就对面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岁就正式开始学面塑。




▲“面人郎”创始人郎绍安(上) 郎绍安作品:玉米和蝈蝈(下)

但与父亲和爷爷所创作出的传统面塑不同,这个95年的年轻人不仅传承手艺,还探索出更年轻的传播方式,并不断在作品中融入时代热点。



在抖音,郎佳子彧紧跟流行,践行着自己的签名:用年轻的方式,分享中国非遗文化。



从蜘蛛侠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从《少年的你》到Billie Eilish,郎佳子彧以面塑为主题的44条视频,已经收获超过77万点赞。


▲郎佳子彧在抖音发布的视频

现在的郎佳子彧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在读研究生,在精湛自己手艺的同时,他也希望用扎实的理论学习为未来的道路打下基础。




▲郎佳子彧作品

在他看来“重要的是让这门手艺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当中”,这是个不简单的任务,但“共和国的娃娃绝不轻易认输,我们直面挑战,用作品说话。”



@安久·索南完加
黄陶工艺传承者


/
我最骄傲的事,
就是带动了当地人就业。

/

今年24岁的安久·索南完加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攻黄陶工艺。

安久·索南完加的出身使他从小就与非遗结缘,他来自王室工匠家族安久家族,是著名工匠安久·曲扎西的后人。



索南完加这一代是安久家族的第十三代传承人,共有兄妹八人,七男一女,每人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分别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不同的工艺,索南完加继承的就是黄陶制作工艺。



对于普通的“95后”来说,二十一岁尚是读大学的年纪,但索南完加在二十一岁时不仅已经大学毕业,创立了自己的黄陶生产企业,而且从高中时,就担当起了发展家族企业的使命。



对索南完加来说,“我最骄傲的事就是带动了当地人就业,让我们那边的年轻人看到了就业的多种可能性。”



@刘雨涵
杭绣传承者


/
“男工绣”的女弟子,

十年杭绣未来可期。
/

刘雨涵生于1996年,是宫廷杭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亦军的唯一弟子。今年,是她跟着赵亦军学习宫廷杭绣的第十年。


▲宫廷杭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赵亦军

杭绣始于吴越,鼎盛于南宋。杭绣是彩线绣和盘金绣相结合的,其线绣有30多种针法,盘金有20多种绣法。



杭绣因其色彩夺目、金碧辉煌的特点,在南宋时是专门为皇室服务的“宫廷绣”。因为男工进出宫廷方便,杭绣便形成了“传男不传女”的行规,所以杭绣又称为“男工绣”。


▲打籽盘金刺绣《福寿同圆》

在刘雨涵拜师时,师父并没有太刻意强调杭绣“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只是看着她尚且年幼,担心她是否能坚持下来,于是便教了她两种针法,一种“平针”,一种“别针”。

几个月后,刘雨涵拿着绣好的作品给赵亦军看,赵亦军没有多说什么,干脆利落地收下了这个女弟子。




▲刘雨涵作品《五福敬莲》

作为赵老师的唯一弟子,现在刘雨涵除了学习手艺,还跟随赵老师参加展览表演、讲座授课,辅助赵老师的教学工作。



同时她还创建和运营着宫廷杭绣的新媒体平台,不定期推送文章、在B站投稿宣传视频等,为宫廷杭绣在年轻一代人群中的推广做着不懈努力。



@曹鹤俊
锦云斋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第四代传人


/
修复古代字画,
传播东方美学。
/

1996出生的曹鹤俊是宁波从事古字画修复工作中年级最小的一位。

曹鹤俊的外婆姚爱娟是宁波书画修复行业的代表人物,先后在天一阁博物馆、市博物馆、华茂美术馆从事修复工作。


▲修复前后的古画

受外婆的耳濡目染,年幼的曹鹤俊对中国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小学时便踏上了学习中国画的道路。大学毕业后,他开始接班外婆,成为年轻的“90后”非遗传承人。




▲曹鹤俊国画作品

“修复完成一幅字画,常常要花费一到三个月的时间。每天只能做一个步骤,既需要有耐心,更需要有恒心。而经过修复师的手,古字画才能重新焕发青春。”



古书画修复既要求经过历史考究的修复计划,又需要极其高超的修复技艺和细心、耐心,就算对专业人来说不是也一件轻松的事情。

曹鹤俊说,耐心,坚持,加上兴趣和家传,是他能够坚持下来的重要原因。



现在,在学习修复文物技艺之余,曹鹤俊还加入了一家指导外国人学习中国绘画的美术工作室,为传播东方之美而努力。



@陈浩归
东阳木梳传承人


/
让传统走进时尚设计,
让非遗“活化”。

/

刚上大一时,陈浩归看到家乡的手工木梳被列为濒危非遗项目的新闻后感触颇深:“如果就这么断了,太可惜了。”



于是在四处走访下,他找到了东阳市唯一会做木梳的许立仁老爷子,开始了自己的学徒之路。



木梳的制作需要细心和巨大的耐心,对于一个97年的年轻人来说,这并不容易。从学徒到最终熟练掌握各道工序,陈浩归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这几乎伴随了他整个大学的生涯。



但除了学艺,陈浩归还尝试为木梳注入更多时尚的元素,让木梳的品质更为细腻,造型更为现代化。

他眼中的木梳“应该是蛮东方的,但还是有一点现代的感觉,但是又有木制品的一种柔软的感觉在里面。”



2018年,陈浩归创办的东阳市梵沐记工艺美术有限公司获评第七批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他自己也成了东阳市历史上最年轻的非遗继承人。



正式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全职运营公司,他说自己会把现代化的设计和传统手艺进行融合,“让传统东阳木梳走进时尚、走进设计,融入大众的生活,简而言之就是让非遗‘活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时常有人唱衰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非遗,担心各种需要潜心修炼的手工艺技术“后继无人”。

但当时代的浪潮翻滚而来,新生的力量也在涌入非遗的舞台。


▲展示古书画修复技艺的曹鹤俊

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热以精湛的手工艺为基底,积极吸纳时代热点,以轻松有趣的新媒体为传播平台,不断刷新人们对非遗的定义,让古老的技艺以崭新的姿态回归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郎佳子彧用面塑塑造的流行歌手Billie Eilish

于是在他们的手上,我们可以看到非遗,青春常在。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

往期回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09: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鹤俊小哥哥!人巨帅!又高又瘦又白净!声音也温柔,身上散发着沉淀多年的文化底蕴与气质!为他打打打打打打cal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0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们想找地方学习找不到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7 04:00 , Processed in 0.0995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