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回复: 1

历史文物的瑰宝——青铜器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4 07: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铜器知识百科全解
许多找我们鉴定的宝友都知道,有关青铜器的鉴定,我们的鉴定原则是:只辨真假,不估价。那么青铜器到底有何不可估量的价值呢?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合制的青铜器物,简称“铜器”,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其中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


①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

②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

③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④秦汉时期,随着陶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



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古老青铜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铜刀,距今约5000年



一、青铜器的特点

了解掌握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帮助你解答青铜器常见问题:

青铜器物是铜锡合金,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再则青铜器皿形态各异古朴典雅,线条畅达,这也是其他古玩所无法企及的。


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器物铭文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点。世界各地古青铜器绝大多数没有铭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铜器或铸有很短的铭文。中国古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的就达一万余件,且名文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


这些铭文字体,或粗犷豁达,或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这些铭文也是鉴定中最难把握的一环

二、青铜器的作伪

青铜器的作伪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宋元明时期
自宋代金石学兴起以后,古代青铜器成为研究资料与艺术欣赏品,公私竞相收藏,遂使青铜器具有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从宋代起商人就开始作伪。宋代的伪品已见于宋代的青铜器著录书中。

第二阶段:清初至嘉庆时期
由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统治者的提倡,金石学有了新的发展,作伪也兴盛起来。此时主要是仿照宋代青铜器图录作伪。特点是整器皆伪,即铭伪者器亦伪,作伪技术水平低,易于辨识。

第三阶段:道光时期至清末
一方面由于金石学者重视铭文,另一方面作伪器费力而易辨,这时期商人大多转而在真器上摹刻伪铭以牟利。

第四阶段:中华民国初期
由于政治腐败,军阀混战,不仅各地盗墓之风大盛,而且作伪之风更炽。上海、苏州、北京、西安、潍县等地是作伪的中心,有许多作伪的高手。
同时西方科学技术传入,商人运用新技术作伪,使作伪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外国人喜欢新奇的器形与花纹,也使伪作新奇器形与花纹兴盛起来。
从作伪的历史可以总结出伪器的基本情况是有:全器皆伪、器物的一部分为伪作、拼凑真器残片作成伪器、器真铭伪(包含:铭文全伪,真铭之外,加刻伪铭)、铭真器伪、器真而花纹伪等。

三、青铜器的辨伪方法

1、比较法与综合分析法

即将需要辨伪的器物,首先分别从铜质及铸造工艺、器形、纹饰、铭文诸方面与真器逐一进行对比,并参考伪器的各种情况作为反面标准进行考察。从而对该器各个方面的真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综合该器的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分析。


比如:夏商周主要采用范铸法,器体上留有范线,有时夹有垫片,细部花纹棱角细腻圆滑。而现代或用翻砂法,则粒粗胎厚;或用失蜡法,则没有范线。

2、铸造辨伪
从铸造技术进行辨伪的前提是——十分了解青铜器各时代的冶铸工艺。
商周时期,极大部分青铜器是用陶范法铸成。也就是说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都有数块陶范拼合浇铸后留下的范痕,即“范线”。


有的铸器表层纹饰不多,合铸面较大,合范痕迹容易忽视,但在隐蔽处,如鼎的耳内和腹下部,还会遗留痕迹的。

后代伪者不知道古人铸造的原理和方法,只讲究器物的外形,仍用蜡模(失蜡)的方法铸造。
虽然表面较精细,无需多作加工,但是用这种方法,却往往与原器物的时代特征相去甚远。

3、器形辨伪
通过器物的型制进行辨伪,是对青铜器在各时代的型制特征熟悉程度的考验。每一种青铜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制、大小、高矮都会产生变化而形成规律。


如:青铜器中的大类鼎,自商代二里冈期到汉代,流行的时间最长,但每个时代鼎的形状都有不同的特点。全面掌时代各类器的形制特点,是青铜器鉴别知识的基础。

4、铭文辨伪
通过铭文辨伪,是检测对古代历史知识广袤书法研究深浅和铸工艺水准高低与否的标尺。


青铜器的铭文是对历史的记录,是金石书法发展演变的例证,是铸工工艺高超的体现  。宋、清两代是青铜器铭文作伪的主要时期。

5、纹饰辨伪
纹饰是器型华丽的外衣。合体、适时的外衣是纹饰辨伪的重要依据。不同年龄的人着装自然不同,青铜器亦是如此。


拿到器物,首先看看器型和纹饰的时代风格是否一致,纹饰的作伪大致有如下几种:

①加花法即在真器原有的简单纹饰上或光素无纹的部位刻上相宜的花纹。一般来说加刻的花纹与原器花纹是一致,但应注意走刀和崩茬的痕迹。

②掏花法即在原本无花纹或有破损穿孔的器物镂刻、改刻花纹,使原器变成一件镂空之器。这种伪掏花的做法,如此做法刀痕非常明显,且不符合原器的特征。

6、材质辨伪
辨别不同时期青铜的材质是对青铜器身份的考证。战国以前的铜器,皆为铜锡铅合金的青铜器。锡的成份越大,铜质的灰色色泽越浅淡

商至战国的铜器铜质纯净,极少有沙粒。宋仿铜器,合金成分为铜、锡、铅和少量的锌,铜色为黄中泛红。


明清伪器含锡成分很少,而铅锌成分增多,铜色皆发黄,但明代伪器色为黄中泛白,清代伪器色却是黄中透黄。因此,鉴定铜质的真伪,还要看足、日沿、底部露铜的质色。

7、声味辨伪
声音和气味是青铜器辨伪的必要辅助手段。青铜器由于在土中埋了几千年,有一股土气味,新出土的铜器土气味更浓烈。而经过地下腐蚀较深的青铜器,铜质已属矿化,所以发音以浑浊者居多。当然埋藏在极其干燥而又纯粹的土层中的青铜器,敲击音也有甚佳的。



而宋以后的伪器多为黄铜,未曾氧化或氧化时间较短,以手敲击,声音细长、清脆,也无土香,却有汗腥味。这些只是一般规律,因铜器的合金成分、埋藏时间长短、地区、土质等不同,轻重声音有所区别。

以上为有关青铜器的知识介绍。点击下方“收藏”可反复观看

注明:*部分知识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进行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25-2-27 19: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保住菊花,这个一定得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7 05:31 , Processed in 0.1050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