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回复: 0

中国典型古玉器的时代演化特征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3-2-9 2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玉璧的时代演化特征

古玉器种类:玉璧、玉琮、玉蝉、玉带钩、玉人等。
古玉器纹饰:龙纹、凤纹、兽面纹、云纹。
素面璧——新石器一商、周
有纹璧——西周、春秋
出廓璧——战国起
异形璧——汉代起
仿古璧——唐代起
1、最有生命力的玉器——玉璧

“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好肉若一谓之环。”——《尔雅·释器》
玉璧类:璧、环、瑗。
用途:1) 礼器一祭祀,“以苍璧礼天”;2)葬玉;3)饰玉:小于5cm的璧。
演变: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不断发展变化。
特点:产生之早、使用年代之长、数量之多、出土地域之广、其它玉器无法相提并论。
2、玉璧随时代的演变特点

(1)起始期一一新石器时代
素面为主,极少有纹饰;厚薄不均,表面留有切割痕,边缘钝刃形;孔多不在正中,对钻孔内留有台痕;玉质不佳,青灰色、灰白色。
(2)相对衰落期一一商代
(3)发展期一一西 周
特点:数量稍多,大小不等,直径几厘米到80厘米;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同,外缘边棱为圆角。
(4)春秋时期
特点:数量不多,有大有小:纹饰繁密,主体是云纹、云龙纹内外缘常有边;采用阴刻、剔地工艺;玉质以青玉为主。
(5)鼎盛时期一战国
王璧出土多、新形制:出廓壁;纹饰丰富紧密: 云纹、谷纹、蒲纹,及多层纹饰璧,还有兽面纹、龙纹和蝙纹;厚薄均匀,工艺精细,出廓部分镂雕,璧的内外缘起边线,多饰綯纹;玉质优良,以白玉为主。
(6)鼎盛时期一汉代
与战国相比,壁体较大、略厚、边缘略宽;以乳钉纹、蒲纹等及其与兽纹组合为特色,出现刻文字璧等,仍有谷纹;出廓部分变长、纹饰更精;玉质多采用白玉、青白玉等;具有礼仪、装饰和葬玉功能。
二、玉龙的时代演化特征

1、新石器时代的玉龙

整体形态:“C”形,如红山文化的“天下第一龙”。
头部特征:龙首较长;鼻嘴端截平、略上翘;水滴形眼,颈脊长聚后披,无角。
足部特征:无足、无爪。
纹饰特征:龙身无纹饰,头部有简单纹饰。
神态:不生动,淳实古朴。
2、商代的玉龙

整体形态:玦形、璜形龙、盘卧形、圆雕、半圆雕、片雕。
头部特征:头较大,上唇厚,上下唇无明显长短差异,“臣”字眼+柱形或蘑菇形角;星形嘴。
足部特征:无腿,无爪。
纹饰特征:双明线刻皿纹、云龙纹、菱形纹、多有背脊扉牙。
神态:较凶猛。
3、西周时代的玉龙

整体形态:爬卧形、环形衔尾为主。
头部特征:方头、蘑菇角、菱形眼;或嘴衔尾、有弯曲眼角线的“臣”字眼。上下唇无明显长短差异。
足部特征:曲腿前窝、阴刻线爪子;或无足。
纹饰特征:斜刀涡纹或鳞纹,双明刻线长皿纹,无背脊。
神态:憨态,不凶猛。
4、春秋的玉龙

整体形态:龙身简单弯曲,玦形、环形、S形。
头部特征:长方形头;微张嘴,上下唇基本无长短差异,无齿;短脚;圆眼;椭圆眼。
足部特征:有短腿、无爪。
纹饰特征:龙身饰宽双阴刻线云纹。
神态:憨态。
5、战国的玉龙

整体形态:身更长,形态多样:弓形、S形、双S形、M形;侧视为主,也有俯视。
头部特征:头小,平张嘴,上唇长略上翘、下唇短略内,无齿;角较短;圆眼、椭圆眼、丹凤眼。
足部特征:有短足、无爪或仅明刻线示爪。
纹饰特征:龙身饰谷纹为主,也有鳞纹,素面。
神态:极强的动感,腾光耀彩。
6、汉代的玉龙

整体形态:盘旋曲折。
头部特征:嘴大张;眼多呈杏核状,两端有加长细线;鬃列呈勾云状位角后。
足部特征:长腿呈勾云状、有锋利的三爪;有的只有短足或无足。
纹饰特征:云纹,短阴刻线饰茸毛。
神态:具神异感。
7、唐代至清代的玉龙

龙身细长、复杂盘旋,甚至在花中穿行或在云中、水中翻腾。
龙身饰细刻线鳞纹、有的还有背脊;头小颈细,鬃列成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05:47 , Processed in 0.0806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