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回复: 0

中国传统建筑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影响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2-7 16: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石头相比,木材更柔美、更温暖、更有人情味、更符合中国人追求质朴自然的审美倾向。中国古典家具在框架结构、榫卯工艺、造型和装饰手法上,都脱胎于中国古代建筑,反过来又影响到古建筑。


中国古典家具与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早期的家具始于夏商,兴盛于战国、两汉。其家具造型为适应“席地而坐”的习俗,家具普遍低平稳重、简便实用。直至唐宋,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和较为宽阔的居住环境,导致高足家具日渐流行。
  明代中期至清前期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家具式样质朴而不俗,具有独特的美学个性和实用价值,被称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基本上继承了明式家具风格,乾隆后期开始,装饰过于繁复,失去了简约流畅的风格。
  中国传统家具历史悠久,到了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等级森严,尊卑明显的古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言谈举止以及各种习俗文化都深深的烙上封建等级的痕迹,不论是绘画、陶器、诗歌以及家具都深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家具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的起居方式和文化。


  中国古代家具沿袭了建筑的结构体系,如大木梁架结构对家具结构的影响十分显著,“柱”和“梁”反映到家具上正是传统家具的主要构成元素:立脚和横撑。其做法和式样完全是仿效建筑的梁柱,如中国木建筑的柱多为圆形,则家具不论桌椅其腿足也常为圆形,即便为了足间横撑的连接,也只是在内部做成方形,而外部轮廓仍给人以圆形的视觉感受,正是所谓的“外圆内方”,可见家具是对建筑最直白忠实的模仿。
  在连接形式上,榫卯的接合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明式的家具中,榫卯结构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榫卯结构的发展渊源已久,同样也是首先出现在建筑中,而后又运用于家具结构的。中国古代家具就是吸取了建筑榫卯技术之精华,又结合自身特点,发展成一套完整发达的体系。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形式的榫卯,既符合功能要求,又牢固可靠,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与家具源远流长的时空轴线。
新时期中国古典家具的设计理念
  在保留中国传统优良的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巧妙融入现代流行时尚元素,使之在保留古典韵味的同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
  高档优良的新中式红木家具在制作工艺上保留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和打蜡、生漆和雕刻技法等,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然而在此基础上,对古典红木家具的款式、造型、色彩、功能等方面进行的改良创新,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和生活需要。由传统的以尊严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更加强调舒适感和美观。


  传统家具中许多款式雕刻繁复,结构复杂,而现代人们追求简约时尚,因此,新中式红木家具的设计去除古代红木家具繁复的部分,使之结构更加简洁,例如床系列,古代的架子床、拔步床,结构复杂,而现代的新中式红木床则相对简单,而且三面都可以上下,摒除了古代男尊女卑的设计理念。
  除此之外还有正反和颠倒、替换、改造等方式,通过各种方式对传统红木家具进行改良,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起居要求和生活需求。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01:31 , Processed in 0.26584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