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回复: 0

钱币市场发展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2-1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台湾收藏家进入大陆发展,将钱币收藏,尤其是银元收藏这个行业推广到更多地区和更多人群,内地的钱币收藏市场才开始发力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凭借巨大的收藏人数,到九十年代中期,钱币收藏市场已经迎来了第一个历史巅峰。而银元板块发展最为迅速,因为它们存世量大、认知度最高,收藏起来并不难,属于人人可即的藏品。其中又以袁大头最为知名,因此它慢慢就成为银元的标杆。
八十年代初,通货袁大头的价格8元至20元之间,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月工资的一半左右,这样看起来也算是奢侈品了,毕竟那个年代人口多,一分钱当作两分用,很少有人会将钱拿来购买银元。对于其他钱币,如铜钱,小钱,花钱,纸币,纪念币,铜元等,价格就很便宜,普货也就一两毛一枚,美品也就五六毛一枚。
当时由于收藏行业刚起,真正的收藏爱好者数量并不多,普及程度很低,而这部分人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与邮票收藏混在一起,所以当时叫邮币卡市场,不像现在细分种类很多。由于袁大头存世量巨大,那时候很多人家里都能找到,所以大家的关注度并不高。
时间来到1995年,袁大头市场价格一下子上涨到35元到55元区间,然而这时候普通工人月工资已经增加到350-650元左右了,涨了十倍,但袁大头的价格,只比十几年前增加了1倍左右,严重跟不上物价上涨趋势,明显被市场忽视了。曾经的冷门低价钱币这时候已经成为热门,比如不同版式的古币、纸币、金银币、纪念币等。而袁大头却沦为冷门无人问津的藏品。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时候的袁大头存量大,入门容易,好品,好版都很容易遇到,收藏的成本也很低,是入手的绝佳时期。
当时,一枚袁大头价格50元,而咸丰重宝宝昌局当五十价格才15元,足见当时古钱币整体价格都不高,这与当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矛盾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大量资金被大户牵进了纪念币的疯狂炒作中,无限提升了市场价格,当时炒币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快则两三天转一个圈,慢则一周转一圈,这种疯狂现象,在今天看来,都无法理解。
可惜好景不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突然爆发,无数炒客的资金链断裂,上百亿上千亿资金被卡在既不能拿来花,又无法低价斩仓的成箱成包的纪念币里!由于巨大的资金缺陷,市场已经丧失了流动性,钱币收藏这个刚发展十余年的新兴市场,迎来了长达十余年的停滞期。凡事有利必有弊,在这个所有钱币藏品价格几乎腰斩的时期,很多真正的收藏者逆势而为,遇见好品,心仪的藏品,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拿下,因此收获了很多价廉物美、升值潜力巨大的钱币。间十倍百倍的藏品,任何时候都有机会,需要勇气和胆量。
越过千禧年,袁大头的市场价格开始慢慢爬升,涨到了85元左右,而此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为850左右,二者已经相差了十倍,早已不是当年的一半了。此时咸丰重宝宝昌局当五十价格仅上涨到30元左右,袁大头又一次弯道超车了。
2000年到2007年是古钱币以及银元最佳入手时期,总体价格处于洼地,原因是经历过1997年大危机浪潮的人,大都清仓或者斩仓,永远离开了这个市场,仅有极少数人挺了过来,继续坚守,有人走,就有人来,一批又一批新的钱币爱好者进入市场,新老群体一起吃力的推动钱币市场继续前行,虽然再没有大的起伏波动,终于在踉踉跄跄中迎来了稳定期。
2007年,袁大头通货价格稳定在180元左右,而此时版别并不丰富,但铸造较精、存世量较大的咸丰重宝宝昌局当五十铜钱的价格刚到100元左右,普通龙洋价格则在500元左右。
这段时期内,各个钱币的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除了金融危机的余威外,更主要的是收藏群体个体化,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海外以及港澳台地区,均没有出现大户坐庄现象,市场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7 08:11 , Processed in 0.0823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