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回复: 0

天菁瓷器: 在青花瓷上,邂逅山水画的意境之美,诸妙皆备 ...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12 08: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品种当中的主流瓷种,自创烧以来,经过历朝历代的繁荣沉浮,依然散发着其独特的细腻柔和。在众多的青花瓷纹饰中,山水纹样是其中重要的一种,以单一的青花料来表达画面的意境,尽量利用空白的处理来达到瓷质洁白之美感。自元代开始,青花山水纹饰就开始不断发展,经过明朝的继承和创新,将传统的国画与陶瓷艺术完美的融合,国画中的构图以及图像表达完美地呈现在了瓷器上,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强烈的民族风格使之享誉中外。



01山水画的高雅意境



北宋 董源(款) 夏山图
中国山水画,以描绘山川、河流、树木等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初为人物画中一部分,隋唐开始成独立的绘画风格,至北宋趋于成熟。



北宋 (释)巨然(款)  隔岸观瀑图

古人喜好游上玩水,在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正好契合中国文人墨客的闲适、放荡的生活习惯,在咫尺天涯的视域错觉意识中,感受生活的无拘无束。尤其是文人们在政局动荡中,有志难伸,他们选择远离朝政、退隐山林,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理所当然,他们需要精神食粮,用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比喻自己,以表达绘画者内心寄情于山水,排遣内心苦闷的情感,追求人与自然相互感应,达到“天人合一”、“物吾交融”的境界。



清康熙 成化仿款 青花陶渊明诗意图杯



明崇祯 青花竹林七贤图炉

02元青花——青花山水的源头

青花山水起源于元代,景德镇窑开始创烧青花瓷,釉下青花装饰十分成熟,匠人们在瓷器上娴熟地运用自己的画笔绘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这一时期,青花瓷上主要绘画松、竹、梅和鱼藻、花卉、云龙、飞凤、走兽、禽鸟等各种图案,偶尔出现戏曲人物故事情节,有了国画的画风,采用松、石、山景来衬托画面中的人物,属于一种背景山水图,就像鬼谷子下山、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昭君出塞等画面。这或许是因为外销瓷客户的审美和需求,数量不多的青花人物故事图,却让大家看到了元代青花构成山水画要素的树、石、山、水的画法,仍处于青花山水的起始时期。







(仿制款)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


03明代青花—官本样

明代青花绘画中,“官本样”占据了主导地位。“官本样”是指明代宫廷把制作好的器型木模并画好的图样,交由制瓷工匠制作。许多图案纹饰经过宫廷画家之手发样,使得官窑青花图案整体细腻而繁杂。明代早、中期,景德镇制瓷业生产以宫廷控制的御器厂为中心,民窑处于附属地位。由于上乘青花钴料为御器厂控制,图案装饰受到束缚。山水画主要以庭院湖石、寿山福海居多,画面简单少变化,这时期山水画题材比较少见。



明永乐 青花海水纹香炉(故宫博物院藏)




明宣德 青花梵文人物山水图高足杯

一是庭院景物画,明代永、宣时期由山石、花卉、池水构成近景山水图案较多。为数不多的官窑庭院湖石图案,画法疏朗清新,不同于海水山石繁复手法,图中湖石、花草、流水布局错落有致,用笔纤细,体现了清丽明快的园林特色。永宣时期湖石、花草画法基本相同,风格一脉相承,笔法均采用小笔触描绘,严谨工整,体现了当时官画的特点,整体显现出一种山水的近景画法。



明宣德  青花宫苑仕女图大罐

二是出现了“抽象”山水画,抽象山水以云气纹、寿山福海纹为多见。明代官窑海水山石画法,通常是陶瓷器物通身满体青花绘画,画面中海浪汹涌,每一朵浪花、每一个波涛都有一种翻滚的动感,衬托出屹立在滔天海浪之中的山峰雄壮稳固。这种海水画法师承元代,但构图更加理性,画法更加精致。明代永、宣时期海水云气纹图,达到了当时精密画法的高峰,渗透了宫廷院体工画气质。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多见“携琴访友”等高士人物图案,画面中的山水、楼台、庭院往往在云雾幻境之中。“抽象”山水图案的出现已含有写意的元素。明代成化后,寥寥数笔的山水简笔画法受到了“双勾平涂”技法限制,成为一种最初的写意形式,也为明代后期文人写意画打下了基础。



明宣德 青花江崖海水图渣斗




明中期 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明空白期  青花高士图梅瓶

04明晚期—山水画的发展期
青花山水画的发展,在明晚期出现了重大转折。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前,一直是官窑占据统治地位。在此以后,官窑逐渐衰落,对欧洲市场出口的剧增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大大刺激了民窑的发展。民窑不受束缚地大量生产,在景德镇占据了绝对优势,摆脱了“官本样”的限制,民窑青花装饰图案,趋于清新而富于民间气息。制瓷艺人借鉴了当时书画家的画风,使瓷画面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很少继续使用明代官窑传统的图案。



明万历  青花杂宝开光高士图 克拉克大盘


明天启  青花山水人物纹大盘

当时画风简练、质朴、生动、豪放,与同时期中国绘画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山水画追求意境,刻意反映人们内心活动和情感的需求。画面不但要“好看”,还要有“情趣”。在构图上,以意布局。青花山水画在明末已出现了绘画中使用的“三远法”,景物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画面疏密得当,更富有生活气息。在笔法上更大胆泼辣,线条洒脱酣畅,寥寥数笔就把山水小景描写得意趣无穷。


明崇祯  青花高士图局部


明崇祯  青花山水人物纹葫芦瓶


明崇祯  青花人物纹葫芦瓶

05晚明清初:写意山水图
晚明清初时,出现了许多写意山水图,如“秋江山景”、“江村即事”、“江山秋色”、“山林春烟”等。在一些山水画中,诗、书、画、印相结合引人入胜。这类绘画题材多用唐诗画景,配合画面用隶书题字,这种诗配画的画法,是晚明文人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的精心构思,也是当时民窑业主与文人相结合的一种表现,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清代瓷画。


清顺治 青花花叶诗文盘(一对)



清初青花  題《江村即事》詩 山水圖瓷板

06明代:山水“意必吉祥”

明代嘉靖时期,流行一种带有道家仙境风格山水图案,正是皇帝崇信道教的真实写照。嘉靖帝,人称“道士皇帝”,不理朝政,迷恋道教仙术,终日追求长生不老。在瓷器装饰上出现了大量神仙故事、松鹤图。不多的山水画,也趋于“意必吉祥”之意。这种神仙出尘的画面,构图简单,落笔、运笔都很快,已有明显的写意画风。万历时期,大量出现了一种白描图案,并用线条填画 图案的内容,一改双勾平涂的画法,新的画法形成一种新的画风,影响了后世的青花画法。



明嘉靖 青花云鹤纹瓶


明嘉靖 青花群仙祝寿纹大碗



明万历 青花淡描风竹婴戏图盘

07明末:文人画风格

明末崇祯时期,在瓷器上诗词配画题材具有典型人文画风格,绘画群山连绵、山间云雾缭绕,近景绘有文人墨客或仆人、童子等,在画面空白处题诗。这种诗情画意,趣味盎然。一直影响到清初顺治时,题诗配画题材的瓷器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绘整幅山水画面,并配以各类唐诗。这种设计与绘制,大大提高了瓷画品味。官窑瓷器上的绘画,多由景德镇制瓷胎,然后由宫廷画家设计纹样绘制。


明崇祯   青花山水土莲子罐


明崇祯  青花山水人物纹笔筒

景德镇制瓷画工以借鉴中国水墨画的绘画技巧,把连绵延亘的山水景色描绘在瓷器上,使瓷器装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纹花盆


清康熙早期 青花山水人物纹碗(对)


08清康熙:青花山水鼎盛期

青花山水画“鼎盛期”出现在清代康熙时期,当时瓷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制瓷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景德镇正式恢复了御窑厂。同时,延续前朝历代的习惯,还继续实行“官搭民烧”的制度,官民并举,相互促进,全国制瓷业蓬勃发展。独树一帜的康熙青花瓷在绘画技法上,改变了勾勒轮廓、平涂上色的绘画方法,采用“分水法”。构图上,突破了前代官窑图案化的束缚,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纹笔筒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纹围棋罐

在清代官窑山水画中,康熙朝的青花山水绘画成就最高。青花五色分水画法的创用,使青花有了深度表现山水的基础。尤其是当时改用产自云南“珠明料”,将“水选法”改为“煅烧法”,青花发色变得十分鲜艳,富有浓翠感,被世人称为“翠毛蓝”。绘画中浓淡可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大大增加了画面的美感。在笔法上采用南宋院体“斧劈皴”画法,康熙青花山水瓷器充分运用了这种画法。


清康熙   青花山水图观音瓶


清康熙  青花山水人物博古图葫芦瓶
康熙朝民窑青花,纹饰题材广泛与现实生活相联,反映了当时思想和生活习俗的图案大量出现。其山水画不拘一格,自由地发挥出民间大众化艺术风格,充满自然、淳朴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绘画技法上,“分水法”和借鉴了西洋画的聚焦透视方法,使画面更有层次感。构图多样化,画面活泼,视野开阔。绘画风格,透出明末清初山水画家的笔法。画意清新,意境优美。山石描绘,多采用“斧劈皴”法,在青花色彩的烘托下,给我一种新意感觉。




清代康熙时期山水画的最大特点是立体感强,远山近景,山峦阴阳,疏落有致,有纵深的视觉效果和分明的层次感。青花用色浓淡相宜,构图讲究意境美,人物往往止于山水之中,整幅画面给人一种明快雅致之感。康熙青花山水的水墨丹青韵味,把文人画用青花的形式,在瓷器载体上表现出来,为瓷画的表现手法拓展了空间。康熙青花山水作品层出不穷,数不胜数,显现出清代青花山水瓷画达到了鼎盛时期。


清康熙  青花开光山水人物纹鹤鹿同春图小缸


清康熙  青花人物山水图棒槌瓶
清代雍正、乾隆以后,青花山水画瓷器,大为减少。其构图、笔法、设色等技法已大不如康熙时期,艺术效果也不能与康熙青花山水同日而语,取而代之的是粉彩和浅绛彩山水瓷画。


清雍正  青花山水人物纹案缸


清乾隆 青花山水人物纹镂空大盘


清乾隆  粉彩山水人物纹螭耳瓶

09水墨青花山水的意境
写意水墨青花,写是用水挥洒,水,即为青花之“道”。意,是诗意禅境。画面的意境不可言说,需慢慢品读,有如参禅,气定神闲,心无旁骛,物我两忘。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


当第一笔落下,水与青花渗化开来,变幻莫测、半湿半干之际,便会灵感闪现,突发奇想,大笔挥洒,信马由缰,以水破青花,生发开去,随着水与青花的碰撞,渗透,裂变,有如神助,幻化成变幻莫测的奇景。或行云流水,或云蒸雾蔚,或水气氤氲。或混沌一片。 “笔以墨会,是为氤氲。氤氲不分,是为混沌。……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


“水墨青花”系列多以群山烟云为题材,更是体现了创作者的心境。兴之所至,泼墨挥毫,大开大合。往往一笔下去,山水的形、体、肌理、质感、云气、水气、诸妙皆备,有如神助。





喜欢瓷器的瓷友,可来公众号“天菁陶瓷工坊”一起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1:41 , Processed in 0.0897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