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回复: 1

故宫博物院藏良渚文化玉器精选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2-12-5 12: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良渚文化及其玉器一直以来都是各个高校考察的重点,在真题中被反复涉及。在此,我们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良渚文化玉器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良渚文化因最初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而得名,是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发展和继续,距今约四五千年。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出土玉器内容极其丰富,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其雕刻之精和出土量之大都是空前的,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制玉工艺的最高水平,展现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曙光。
                          十二节玉琮


十二节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通高31厘米,大端边长7.5×7.5厘米,小端边长6.5×6.4厘米。
玉琮本青绿色,玉料斑驳,后沁为黑褐色和暗红色。以12节简化的人面纹为饰,每节均以棱为中心,刻饰简化的神人纹,冠、嘴均简化,大多眼纹已模糊不清。玉琮两端对钻孔,呈明显的喇叭口状,管钻穿孔。在大端射口中间部分雕琢一符号。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后世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认为璧和琮象征着天圆地方,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刻有符号的良渚文化玉器,主要为玉璧与玉琮,但数量不多。有人认为这些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原始宗教有某种联系。
                                  玉琮


玉琮,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通高7.3厘米,内直径8.9厘米,外边长11.7厘米。
青绿色玉质,外部已受沁为红褐色。整器造型内圆外方,分两节,各阴刻人面纹。人面圆眼,并阴刻出两尖眼梢,羽冠部分简化为横直线。嘴部浮雕,上阴刻回纹。玉琮内壁平直、光滑,阴刻乾隆御题诗一首:“辋头于古不为重,重以历今千百年。物亦当前弗称宝,人应逮后乃知贤。试看血土经沈浸,已阅沧桑几变迁。张释之言真可省,拈毫欲咏意犁然。”后有“戊戌季夏御题”,及“乾”字圆章,“隆”字方章。玉琮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对于其意义有多种解释,如象征着天圆地方,为祭祀礼仪用器等等。周以后,玉琮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礼仪重器功能,逐渐不为人认识。清代乾隆时期早已不知此为上古玉琮,将之识为车之辋头,定为汉代之物。此件玉琮由清人将内孔重新打直,并配一珐琅铜胆,作为香熏使用。因未能识别器物的外部纹饰,这首乾隆的《题汉玉辋头瓶》诗和外部的纹饰琢刻方向相反。其后配的珐琅铜胆上也写上了相同的诗句。
                  青玉神人纹十一节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高32.2厘米、最宽7厘米、孔径5厘米
玉琮本为青玉质,但有大面积经盘熟后的沁斑,呈褐色。琮分十一节,每节雕琢简化人面纹,冠帽及嘴部并无阴刻线装饰,人眼有管钻和刻划两种方式。器身残留有未打磨掉的线切割痕。孔对钻,内有打钻时错位留下的台阶痕。玉琮两端口沿处均有残缺,应是就原料制作遗留。玉琮上端射口外壁有两个刻划符号,分别刻划于对应的两面。一个较为清楚,一个中间模糊不清。此两种符号在考古及其它传世品中未见。
未完待续。。。
你的文博考研路上,有我一路相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2025-4-10 17: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位出租,有意请联系电话:138383843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4-10 17: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18 11:59 , Processed in 0.0913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