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0

那些消失在历史中的瓷厂(二):圣云瓷厂(Saint-Cloud ...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4 16: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在塞弗勒、尚蒂伊等瓷厂诞生之前,法国已经有了一个足够有分量的瓷厂、同时也是欧洲制瓷业界的先驱之一——圣云瓷器厂(Saint-Cloud porcelain)。
在法国圣克卢镇,名为Pierre Chicaneau的匠人及其家族从事着陶瓷业,最开始是制造锡釉彩陶,大约从1693年开始,他们尝试仿制中国瓷器。当时由于配方问题,制造出来的是一种混合了溶剂、沙子和皂石的混合物,其质地坚硬,像玻璃一样,与亚洲瓷器并不相似,不过已经有些接近了。
到了1702年时,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一世为Pierre的工厂颁发了专利许可,成为瓷厂的赞助人。这个时期圣云受中国明末青花瓷的影响,在瓷器的装饰上就从中国的瓷器上取材,制造圣云版本的釉下蓝青花瓷。由于材料和工艺因素,圣云瓷厂制造出来的瓷器很少有纯白的,而是偏暖黄调的象牙白、乳白色,不过也正是这一点让他们的产品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瓷器,反而成了一种特色。另外,为了让瓷器不至于太过厚重而显得笨拙,圣云瓷器上通常会有比较精致的细节装饰。



青花软瓷花瓶,大约1690-1700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手绘青花碗,大约1695-1715年(受青花瓷影响,而图案则是在17-18世纪流行于法国的装饰图案)



青花软瓷杯碟,1730年,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青花软瓷茶壶,大约1720-1730年,Brian Haughton Gallery收藏

1730年后,圣云瓷厂开始制造彩绘瓷器,其装饰风格同样也以中国、日本这些亚洲瓷器为模本。这时期圣云制造了中国风珐琅彩绘,以及仿日本柿右卫门风格的瓷器,还有当时就已经被其他瓷厂使用的“印度之花”也是圣云瓷器的装饰灵感来源。与此同时,设计师也会从西方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因此一件作品上可能会结合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的元素。




一件尚未完成的珐琅彩绘软瓷茶壶,大约出自1725年,推测可能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未能完全烧完装饰部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珐琅彩软瓷茶碗&碟,1715-1725年,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釉上珐琅彩软瓷冷却器,18世纪初,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藏

除了彩绘以外,圣云瓷厂也制作过许多素瓷,而生产品类主要集中于茶具、鼻烟壶等实用器皿,另外还有少量花瓶和瓷偶,其中瓷偶因为艺术水平和技术水平限制,相对更加稀少。此外,瓷厂发展到中后期时,一些后起之秀——诸如尚蒂伊瓷厂、文森瓷厂都纷纷崛起,对圣云造成了很大冲击。尤其在50年代之后文森瓷厂几乎垄断了当时的彩色装饰,导致其他制造商的设计都受到限制。于是在这场竞争里,圣云瓷厂逐渐被挤出了历史舞台,最后到1766年停止了经营。





软瓷杯碟,1730年-1750年



立体花卉装饰软瓷花瓶,18世纪



浮雕软瓷冷却器,1720-1740年,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一对混合风格的瓷偶,虽然角色被认为是亚洲人,但其装扮却又带有希腊和远东风格(1730-1740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Pierre Chicaneau无疑是欧洲陶瓷业中的先驱者,是欧洲第一家实现商业化瓷器生产发展的重要人物。如今圣云瓷厂的大部分产品也被收藏在各地博物馆中,而流通在拍卖行及二手市场里的圣云瓷器数量并不算多,价格也相对较高。另外,瓷厂早期使用的标记是一个太阳图案,代表“太阳王”路易十四,因为瓷厂赞助人奥尔良公爵是路易十四的弟弟。而在路易十四去世后,这个标记也就不再使用,之后改成了表示瓷厂名称的“St.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1:39 , Processed in 0.09858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