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2

明清御瓷珍玩鉴赏(十)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2-3 18: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嘉庆 斗彩簇菊纹碗一对
年代清嘉庆
尺寸D: 15.1 cm (6 in.)
“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嘉庆本朝
带日本包装

来源:
北京拍卖会,2018年6月20日,lot 805

著录:
《岭南私家藏珍—明清民国瓷器篇》,曾波强编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150页,图105

本品敞口,弧腹,圈足。通体纹饰以斗彩绘就。其口沿以黄釉为底色,绘小如意云头为边饰。腹部外壁主题纹饰为青花斗彩绘簇菊纹,每组簇菊花团锦簇,并以贯套如意相间隔,碗心绘同式样花卉一朵,与外壁纹饰交相辉映。整体布局清新疏朗,填色精准,绘画工致细腻,诸彩清雅妍丽,交相辉映,予人春意无限之感。底部青花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端庄严谨,一丝不苟,为标准嘉庆官窑款。簇菊,也称石菊。宋人史铸《百菊集谱》卷二载“石菊,花瓣五出,有紫色者,有深红色者,有深红粉绿者……又名石竹,即古之大菊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享有“延寿客”的美誉,是经典的祝寿花卉,故推测此类纹饰应作为宫廷寿诞定制寿礼御瓷。嘉庆斗彩御瓷承雍乾盛世之遗绪,制作工致,彩料精良,丝毫不减前朝绮丽之色。本品延续雍正朝之式样、彩画,品格之高,后世赞誉不绝。其造型轻盈柔美,胎骨细白坚致,釉质光洁莹润。此式碗流行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而且以乾隆、道光时期的较为多见,嘉庆的则极为少见。检索近年市场流通资料,可知同类品种存世甚罕,成对保存更为不易。同类品南京博物院见有收藏,可兹比较。


清雍正 仿成化斗彩灵芝纹杯
年代清雍正
尺寸D: 7.5 cm (3 in.)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来源:
国有文物商店旧藏(传)

著录:
《岭南私家藏珍——明清民国瓷器篇》,曾波强编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92页,图53

本品敞口弧腹,下承圈足,胎体轻薄,造型小巧。杯外壁以斗彩绘灵芝纹为饰,灵芝呈如意云状,每组呈上下对称分布,纹饰以青花勾勒,内填饰黄、红、黑、青、姹紫等釉上彩料,同时又以青花作为蓝彩填饰。四组灵芝云纹之间,以蔓草花卉巧妙间隔。整体布局舒朗有致,纹饰勾勒精细,填彩精准,色调淡雅静谧。杯外底心青花双方栏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种落款方式带有明显的追慕成化之意。成化斗彩为明代御窑彩瓷烧制的巅峰,其品质之高,冠绝千古。后世皆以成化斗彩为摹本,竞相仿烧,但其中唯有雍正作品最具成窑风韵,品质丝毫不输成化。藏界习称“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所撰《陶成纪事碑记》中即载有“仿成窑五彩器皿”。此外检索清宫档案资料可知,雍正时期清宫旧称“成窑五彩八如意酒圆”很有可能就是本品范本。


清雍正 仿成化斗彩花蝶图盖罐
年代清雍正
尺寸D: 13.3 cm (5 1/4 in.)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来源:美国慈善家莎拉·贝尔克·甘布雷尔夫人(Sarah Belk Gambrell)(1918-2020)旧藏

本品直口,丰肩,鼓腹及下渐收,内挖式圈足,足端露胎处可见胎体坚致细腻,带有圆形扁平盖。通体以斗彩为饰,罐身绘洞石花卉,花朵盛放,枝繁叶茂,灵蝶翩翩飞舞,盖顶绘四组折枝灵芝,盖墙绘斗彩祥云,画风既具成化稚趣古拙之风,亦不失雍正细腻秀美之感。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寄托款,字体秀丽。因雍正帝个人超脱世俗的雅致品味以及慕古之情,加之年希尧、唐英等杰出督陶官的不懈努力,雍正时期成为继成化之后斗彩瓷烧造的第二个高峰。雍正斗彩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本朝自创样式,另一类则为仿成化作品,精致逼肖,又揉入己意。本品即属后者,亦是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所载“仿成化窑五彩器皿”。《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载“雍正七年(1729年)五月十三日,圆明园来贴,内称四月十六太监刘希文、王太平交来成窑五彩(斗彩)磁罐一件(无盖)。传旨:着做木样呈览……奉旨: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精细里改画。钦此。”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对此类成化斗彩罐之喜爱和重视。本品原盖留存,颇为难得,值得注意的是,本品彩料有所斑驳,似是人为磨损,这一特征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孙瀛洲先生捐赠的一件同款作品状况颇为相似,二者应有关联,推测其或是时人追求古意而有意为之,而非保存不当所致。


清乾隆 粉彩三星图观音瓶
年代清乾隆
尺寸H: 39 cm (15 5/8 in.)
“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来源:
北京拍卖会,2011年12月5日,lot2885

著录: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古陶瓷珍品展销会》,北京光华路五号艺术馆,2009年,图47;
《天物馆藏瓷》第一集,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编,广陵书社,2011年,第232、233页

展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古陶瓷珍品展销会》,北京光华路五号艺术馆,2009年10月12日-11月12日,编号47

本品侈口,束颈,溜肩,弧腹,及底内收,下承内挖式圈足,修足规整。胎体紧致洁白,通体施透明釉,釉面莹润。腹部以粉彩绘三星图,画面正中当为禄星,与常见的头戴长脚幞头的官员形象不同,其高攥发髻,头戴金冠,面容慈祥,身着淡绿长衫,外罩粉袍,上饰胭脂水团螭纹,项戴金环,右手持如意,是禄星的身份象征。其左侧为福星,头戴软脚幞头,鬓上朵花,慈眉善目,身着淡黄长衫,外罩灰袍,上施缠枝莲纹,左手持灵芝,右手捧立轴。寿星居于禄星右侧,以南极仙翁经典形象示人,内着淡黄长衫,外罩黄袍,上饰洪福齐天图,左手持杖,右手捧桃。身周童子姿态各异,福禄二星身后,手捧花瓶,内置一戟,上坠玉磬,寓意“平生吉庆”。画面最左侧,一小童左手持莲花,右手抱笙,寓意连生贵子。其右侧三童嬉闹,居中者左手持如意,右手折桂枝,寓意折桂如意。此番三组婴戏是对三星之呼应,构思巧妙。外底心以青花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福禄寿三星起源于汉族人民对于远古星辰的自然崇拜,明代以后,汉族民间常将寿星与福禄二星一同祭祀,是汉族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星初指岁星,即木星,因所在有福,故名。禄星初指文昌宫或文曲星,按《史记》记载,文昌宫第六星曰司禄,即主管功名利禄的禄星。寿星初指南极星,又称南极老人星,十二星次之一,故常以南极仙翁形象表示。本品无论三星,还是童子的描绘,均细腻写实,有别于常见的此类题材。无论人物开脸,眉目细节,面部渲染以及须发处理均细致入微,衣饰、动作亦各有区分。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三组童子,以连生贵子、平生吉庆以及折桂如意三重寓意,呼应福禄寿三星,设计之巧妙,亦可见一斑。值得注意的是,本品书款方式与常见乾隆御窑书款方式有别,但结合纹饰描绘细腻程度,以及童子与三星呼应的巧妙构思,不难发现其御窑性质。无独有偶,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乾隆 粉彩麻姑献寿图灯笼瓶”,书款方式与本品如出一辙,当为同一人书写。再观故宫者对于麻姑的描绘,无论人物开脸,还是繁复的衣饰,以及顶天立地式的大人物呈现,均与本品相类。同时,相同绘工的乾隆御窑粉彩作品,还可参阅上海博物馆藏一件粉彩人物故事图笔筒,外底心以矾红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其款识书写,与故宫者及本品较为相似。综上所述,本品为一件颇为独特、描绘细腻以及构思巧妙的乾隆御窑作品。同时,结合此青花款识书写的不同之处,或可推测其为乾隆早期款识书写尚处于探索阶段的作品,结合纹饰描绘,或属唐英督制亦未可知,实为一件研究价值与收藏价值并重的乾隆御窑粉彩佳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嘘,低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边撸边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1:31 , Processed in 0.0847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