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回复: 1

第二讲 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复制链接]

2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1-30 11: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夏朝的陶器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和普及了,现在夏朝遗址和墓葬中出现的主要都是陶器。到了夏朝末期,青铜器也开始出现了,不过完全掌握和普及了青铜的制造是不是夏朝,而是商部落。
商部落有一个特点,就是会做贸易。商国第七任首领王亥在商丘驯服了牛,用牛车拉着货物和别的部落做贸易。商部落是如此会做买卖,所以商在汉字里面就成了贸易的代名词。直到现在,中国人依然使用商品,商店,商场,商人,商业,电商等带着商字的词汇来代表贸易买卖。
商部落就是通过贸易积累了大批的资金和物资。楚易估计,正因为这些积累的资金,商部落才能首先掌握青铜的制造。搞科技研发需要花费大批资金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到后来商部落强大了,就推翻了夏朝,建立的商朝。青铜文明的商部落推翻陶器文明的夏部落的战争,就是青铜武器打败新石器武器的战争,这可以说是一个降维度的打击。
降维度的打击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之中,比如鸦片战争就是欧洲国家对清朝的降维度打击。直到21世纪的现在,美国对于某些中东国家的导弹攻击,其实也是降纬度的打击。
中华青铜文明是十分辉煌的,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青铜文物。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乐器文物。有关部门曾对曾侯乙墓出土的整套65个编钟进行调音,结果表明战国早期的编钟已具有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打破了过去认为十二律是古希腊传到中国的说法。
这里还必须提一下中国音阶的历史。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用鹤类尺骨制成的笛子,这些7700-9000年历史的骨笛现在仍可以吹奏五至七音阶,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在人类历史长河之中,各种开化程度不同的民族都可以找到最简单的音阶,但是最复杂的音阶只存在于最先进的文化之中。为什么古代中国的文化是如此先进呢?文化是因人而生的,而人是被水土养育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说,文化的最终决定条件是地理因素,而中国拥有着全世界最优秀的地理条件。
在青铜时代,农民用来开垦的工具是青铜制造的。青铜这个材料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熔点低,熔化以后就可以注入模具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器件。青铜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很软,青铜锄头很难挖开石头,青铜斧头很难砍倒树木,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早期的文明都起源自河流泥沙淤积地带,那里的土壤没有石头。
青铜时代的生产力很落后,物资十分匮乏,所以政权的管辖力很弱,管辖不了广阔的中原,所以青铜王朝夏商周朝都采用了天子和诸侯国制度,也就是天子掌控自己的土地,把遥远的掌控不了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子侄和有功的大臣或者部落。这些诸侯国一方面拥有自己的行政和军队,另一方面又要向天子进贡表示臣服。这种分封建国的制度就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起源。
公元前1046年,周部落国王周武王带领的联军在牧野(今河南新乡市附近)击败了商朝天子商纣王的军队,建立了西周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节点,并且被后人写进了神话小说《封神榜》。
《封神榜》里面描写了商纣王被美女妲己迷惑而亡国,同样在传说中夏朝的末代天子夏桀因为宠幸美女妺喜而亡国,还有西周的末代天子周幽王为了博得美女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也因为美女亡了国。夏商周三个青铜王朝都因为美女而亡国,这也太巧了吧?
后人之所以编写夏桀和商纣王因为美女而亡国,主要是为了突出商汤和周武王的合法性。如果人家末代天子没有做错什么,商汤和周武王岂不成了乱臣贼子了吗?
夺得天下以后,周天子对天下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下面是西周几个重要诸侯封国:
晋国就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的封国,也是春秋时期中原第一大诸侯国。晋国就是现在的山西省,而这个“唐”就出自于上一讲谈到的唐尧。
齐国是功勋卓越的西周太师姜子牙的封国,姜子牙就是《封神榜》的男一号,传说中在渭水上用直的鱼钩钓鱼的老头。姜子牙的女儿是周武王的王后,生下了周成王和唐叔虞,所以说齐晋两个封国和周王室的关系非同一般。
鲁国虽然不是强大的诸侯国,但是拥有十分显赫的背景。鲁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就是历史上那个大名鼎鼎的周公,被后世尊为圣人。鲁国又是儒家的创始人圣人孔子的祖国,一个诸侯国出了两个圣人。
齐国和鲁国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虽然当年齐国比鲁国要强大得多,但是由于圣人的关系,山东简称为“鲁”。
燕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召公的封国。现在的北京又叫做“燕京”。
吴国也起始于周,始祖是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后来泰伯为了让位给周文王,和弟弟仲雍一起跑到了江南,建立了吴国。泰伯三让天下的行为被后世赞颂,孔子的论语第一篇就是《泰伯》。
秦国和楚国是因为本部落跟随周部落在战争中立功而封国。由于秦楚两个部落和周王没有血缘关系,秦国被封在了陕西,用来抵挡西部的游牧民族。楚国被封在了湖北,和南方的少数民族为伴。在随后的岁月里,西边的秦国和南边的楚国受到了中原诸侯们的歧视看待,被看成了半野蛮人。
身处凶险的环境更能锻炼人,秦国和楚国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秦国向西扫荡游牧民族,向南征服了蜀国,成为了最强大的诸侯国。楚国最初只是是河南的一部分和湖北,但是扫荡了南方的少数民族和小诸侯以后,最后成了横跨长江中下游的巨无霸封国。就连现在的上海市,也是当年楚国公子春申君的封地,这就是为什么上海简称为“申”。
楚国不仅仅地域宽广,而且文化上特别发达,楚国的楚辞和中原的诗经最后成了中国文学两大源头之一,《国风》和《离骚》并称为“风骚”,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离骚》作者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成为了后人的一种文化信仰。
公元前221年秦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王朝-秦朝。尽管秦朝只存在了14年,很快就灭亡了,但随后的楚汉相争的主角刘邦和项羽都是楚国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这里三户不是指三户人家,而是指三个氏族,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氏(三户)
尽管中原是如此的重要,现在中国官方却不大使用中原这个地理名词了,对应而来的是华北平原这个名称。这是由于中国南方各省的崛起,中原不再是中间的平原,而成了北方的平原了。
中华文明是如何从中原扩散到南方的呢?这和铁器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华文明的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3000年,经历了夏商和西周,总计2000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但是中华的铁器时代的来临却很晚,直到东周时期才开始大规模进入,总计也是2000多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之中,青铜时代就占据了一半的时间,铁器时代占据了另外一半的时间。
铁器时代的来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另外一个重要分水岭就是刚刚来临的工业化了,楚易将在以后的篇章里面讲述。
青铜的熔点低,人们都是通过铸造来生产青铜器。铁的熔点高,古代的炉火温度是熔化不了铁矿石的,人们只能通过锻造来生产铁器,也就是常言中的打铁。可想而知,锻造是青铜时代的中原民族面临的一个技术门槛。
铁器最早于公元前4000年就在埃及和两河流域就开始使用了,主要的来源是陨石铁。到了公元前1200年在中东地区大规模采矿冶炼和制造,然后向四周传播。其实中原在商朝的时候也会加工陨石铁,可是没能再进一步发掘冶炼和制造,等到制铁技术从西方传来的时候已经是东周的春秋时期,时光已经过去500年了。
顺便说一下,中东地区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明地,除了铁器以外,青铜器和小麦种植也是最早出现在中东地区,这几项重要发明流传到了中原地区以后,对中原的历史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回馈,中国的算数十进位和四大发明也对世界文明起了重要的贡献。
相对于青铜器,铁器有着两个巨大的优点:
1, 硬度高。铁制的工具可以挖山凿石,可以锯木头。这意味着更多的土地被开垦,更多的房屋道路桥梁被修建,更多的粮食和物资被生产制造出来。
2,  
2,矿藏丰富。这意味着中原可以低成本大规模开采冶炼和制造铁器。春秋时期中原的铁矿主要位于齐国的临淄和晋国的邯郸,所以齐国和晋国是春秋五霸之一。
铁器进入中原以后造成了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的巨大提升,于是众多诸侯国之中就出现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状态。加上东周王室的衰落,失去了制约的诸侯国们就开启了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代,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春秋无义战。
西周时期中原有100多个诸侯国,等到春秋时期过后只剩下20多个诸侯国了。再经过战国时期的争斗,最后秦国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帝国。
铁器的使用也帮助中原文化从黄河流域扩展到了长江流域,长江中游的楚国和下游的吴国由此兴盛起来。春秋时期长江上游的四川是由巴国和蜀国两个国家占据,蜀国占据的是成都平原,巴国占据的是重庆山地。巴国以前是位于汉水流域的部落,后来楚部落从中原从中原来了,占据了地势低便于农耕的荆州和汉水流域,把巴人赶进了鄂西的大山里,巴山的名称就由此得来。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司马错出兵灭蜀,将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也纳入了中华文明之中。随便提一下,司马错是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八世祖。
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依靠的是变法。战国时期变法流行于各个诸侯国,秦国不是最早开始变法的,却是变法最彻底的。
所谓的变法,就是消弱封建贵族的权力,加强国王的权力,也就是由分封建国制度向皇帝帝国制度转换,这势必遭到封建贵族的抵制。
帝国时代和封建时代的具体区别在于:
1, 帝国时代是皇帝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封建制度是天子分封土地给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又分封土地给贵族,贵族拥有自己的私人军队。这样一来,强大的诸侯就不听从天子的命令了,而强大的贵族也不听从诸侯的命令了。在孔子的眼里,天下混乱的根源就是失去了下级服从上级的秩序,这就是礼崩乐坏。
2, 皇帝制度对天下的管理是派遣官员进行管理,而封建制度实行的是世袭制,父死子继,立嫡立长。皇帝制度下对官员的选派最后形成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选择了儒家文化的原因,儒家文化和皇帝制度是完美的配合。
3, 皇帝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国的奴隶制度得到了彻底终结。既然天下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自然不能成为某个贵族的私有财产啦。
4, 皇帝制度使得国家的力量加强,贵族豪门的势力得到了约束,寒门百姓通过科举考试也可以取代豪门。
秦国变法出自于商鞅,商鞅是李悝(音亏)的学生,而李悝是子夏的弟子,子夏是孔子著名的弟子,名列“孔门十哲”之一。这也是一种传承。
楚国的变法来自于吴起,吴起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和兵圣孙武齐名,并列为孙吴。吴起和商鞅一样,都是卫国人。吴起先后为鲁国,魏国和楚国效力。不管吴起为哪个国家打仗,这个国家就专门打胜仗。
吴起训练的“魏武卒”是战国时期最精锐的部队,吴起率领着“魏武卒”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了千里的土地,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六百年以后,三国时期曹操篡夺汉室政权,建立的政权也叫做魏,加上后来南北朝时期军阀们在中原建立的北魏,东魏和西魏,都是向吴起时代的魏国致敬。
吴起不但会打仗,还是一个变法家。吴起他深深明白,要打赢战争,不能仅仅靠战场上的指挥作战,还必须从国家制度的层面着手,通过变法增强国力,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吴起变法的老师也是子夏。
变法者都会遭到封建贵族的忌恨,所以下场都不会好。商鞅的靠山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继任的秦惠文君逼得造反,兵败被杀,极其惨烈。相比来说吴起的被杀却是一种壮烈:吴起的靠山楚悼王死后,吴起也被贵族追杀,他中箭之后奔到楚悼王的灵堂,伏在了国王的尸体上,杀手的箭因此也射中了王尸。伤害王尸在楚国的刑律中是重罪,事后导致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吴起被杀以后,楚国的变法终止了。两千三百多年以后,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了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了长征,同时也令人追忆起这位古代的战神。
商鞅虽然被杀了,秦国的变法却仍然保留了。这就是为什么秦国能一统天下的原因。
总结一下,青铜时代实行的是分封建国的制度,简称封建制度。到了铁器时代,秦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皇帝制度。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实现了工业化,和工业时代匹配的是政党制度。归根到底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制度。
当然了,不是每一个文明都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充满着竞争,只有胜利者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下一讲:圣贤和皇帝,将会谈谈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这两个最重要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爱生命,果断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6 07:29 , Processed in 0.1006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