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回复: 1

哥窑之谜,何时能解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1-26 15: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定、钧窑齐名,是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官窑,其产品历来珍贵。
五大名窑里,汝窑、钧窑、定窑都是以窑址所在地命名,官窑有着官方背景,哥窑的窑址则一直是中国陶瓷界的一大悬案。哥窑的神秘在于烧造传世哥窑的窑址至今尚未发现。



而它的金丝铁线更是引得后人争相仿制,应该如何辨别,成为了鉴定上的一大难点。



而且基本都开有不同角度,不同大小的冰裂纹状纹片。
哥窑怡如一颗色彩绚丽光芒四射的夜明珠,人们只能远望它耀眼的光环,而无法目睹它真实的风采。



哥窑的特征有四:
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其三、“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一、哥窑瓷器的胎色特征
哥窑瓷器的胎质分为瓷胎和砂胎两种。胎色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具有典型的“紫口铁足”特征,胎色多为紫黑、铁黑、深灰和浅灰等色。另一种没有“紫口”特征,其露胎处呈现酱褐色,胎色多为土黄色。
二、哥窑瓷器的釉色特征
哥窑瓷器的釉色主要是灰青色、浅灰青色、炒米黄色、浅炒米黄色等,其中灰青和浅灰青色的开片多呈深黑色,而炒米黄色和浅炒米黄色的开片多具有“金丝铁线”和“文武片”特征,而且炒米黄的釉层较厚。
三、哥窑瓷器的工艺特征
哥窑瓷器的工艺十分精湛,底足工艺分为裹足支钉和露胎圈足两种。裹足支钉多露黑胎,支钉痕迹很小。露胎圈足的器底多采用垫饼垫烧方式,修足十分利落,不拖泥带水。
四、哥窑瓷器的造型特征
哥窑瓷器的造型多以小件器物居多,其中各式碗、盘、盆、罐、贯耳瓶、鱼耳炉、五足洗、渣斗式尊等是常见的器形。这些造型颇有古韵,意味深长。





一个窑系和一个成熟窑口的形成,并非是孤立的,都是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必然联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这样。哥窑也是如此,从无闻到成名,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发展过程,并借鉴成熟窑口的经验,且独僻蹊径、推陈出 新,打破单色釉多年变化不大的老面孔,以大小开片、金丝铁线及红、黄、黑色复杂奇特的纹路,展示其清新独特的艺术效果,终成一代名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3-18 00: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啥玩应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7 05:49 , Processed in 0.0814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