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回复: 5

说说有关青铜器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
发表于 2022-9-20 09: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有好多藏友私信我,询问有关青铜器的一些知识,实在惭愧,才疏学浅,知识储备不足,不能解惑答疑。故多方询问老师,查阅资料,决定整理一些有关青铜的信息,希望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器(BronzeWare)是由青铜(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因为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简称“铜器”。包括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
在我国,伴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鼎由最初的烧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变为一种礼器,成为权利与财富的象征。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标志着权力的大小。在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形成了独特的造型系列: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等。青铜器上布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形成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一种过渡。
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其次要明白如何给青铜器断代,这里受知识储备的客观因素影响,我主要以西周时期为主。
西周早期
  西周早期出现了新的器种和器形,主要表现在饪食器方面,如方座簋、簠,乐器方面有钟,兵器方面有剑。西周早期铜容器如鼎、鬲、甗等的腹部深度较商代晚期为浅,凡是柱足者,不如商代晚期青铜器柱足那样粗壮。器壁也稍薄,不如商代晚期厚重。
  纹饰方面有较多变化。一是出现一些新的纹饰,如蜗纹(或曰卷体夔纹),只存在于西周早期,有很好的断代指示作用;还有双尾龙纹、兔纹;二是原有的一些纹饰,如牛纹、鸟纹、凤鸟纹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本期的主要纹饰;三是传统的饕餮纹、夔纹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数量有所减少,形态也有改变,不如商代晚期那样森严可怖;四是作为衬底的云雷纹减少,纹饰不那么繁缛,显得疏朗;五是满花器减少,器上纹饰多呈带状形式。


本期青铜器最有特色的变化在于铭文。商代晚期的铭文没有达到50字的(50字以上为长铭铜器)。而本期有很多长铭铜器,如武王时的天亡簋(76字)。成王时的何尊(122字),康王时的大盂鼎(291字),小盂鼎(390字左右)。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批年代清楚的标准器,而且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铭文字形书体近于商代晚期,为波磔体。
  本期青铜器在墓葬中的组合形式已由商代晚期的觚、爵为中心的重酒组合形式转为以鼎、簋为中心的重食组合形式。酒器中突出尊、卣,常见一尊二卣(一大一小)组合,觯则代替觚与爵相配置。
  铸造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商代铜器圈足上常见的十字或方形镂孔到此绝迹,浇铸时芯范悬封方法己基本解决,鼎足与器腹之间已不相通。
西周中期
  商代的重要礼器如角、觚、斝、瓿已退出历史舞台,爵、觯、方彝、觥至本期末也基本绝迹,以鼎为中心的礼器系统已经确立,列鼎列簋制度已经形成。新出现食器盈及水器匝。乐器有很大发展,钟的数量明显增多。


 容器如鼎、鬲、瓿的腹部进一步变浅,变得宽侈。凡柱足者,足的内侧开始凹陷,横截面由圆形向半圆形演变,柱足向马蹄形足演化。
  纹饰上,商代占主导地位的饕餮纹,已很少见,即使存在,其构形简单,多无云雷纹衬底,往往没有装饰在器物的主要部位(来源:中国文物网)。乳钉纹、蝉纹、各种雷纹渐次退出历史舞台。垂冠大鸟纹与分尾鸟纹盛行,成为断代的主要依据之一。更重要的是新纹饰的出现,如环带纹、重环纹、窃曲纹,与繁缛的商代纹饰不同。它们构图简单,线条清晰,给人以明快的感觉。



  本期内青铜器铭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器上铸铭现象较早期普遍,长篇铭文数量增多,对研究西周祭祀、征伐、册命、土地、法律制度有重要意义。铭文格式日趋规范化,书体也由早期的波磔体演化为整饬的玉箸体。
西周晚期
  商代的绝大部分酒器至本期已绝迹,大型酒容器唯有圆壶和方壶,而饪食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列鼎列簋制度日臻完善,簠、盨、鬲、铺等数量增加,在礼器组合中的作用提升。盘、匜组合稳定,在礼器组合中的地位日见重要。钟由早期的三件一组编钟发展到本期八件一组的编钟。重要的窖藏多见编钟。
  本期容器如鼎、鬲、甗等的腹部较中期更为宽侈。凡器有足者,多呈现为马蹄形,较为肥大。


  在中期新出现的波曲纹、重环纹、窃曲纹,至本期己占统治地位。包括饕餮纹、鸟纹在内的写实的动物纹饰,几乎消失殆尽。商代以来纹饰的神秘气氛消失了,呈现出一种朴素明快氛围。但由于纹饰种类少,这几种纹饰又缺乏结构的多变性,装饰显得单调、呆板,显然艺术价值逊色多了。
      本期青铜器的价值主要在铭文。至此,商周青铜器铭文发展到颠峰时期。商周时期的长铭铜器大部分在本期,最长的铭文是毛公鼎,有497字。这些长篇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第一手宝贵资料。铭文书体至此已形成标准的玉箸体,而且铭文行款整齐,有些还打有界格,显然这一时期形成了中国有特色的方块字。


 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至此已达到顶峰,如近年出土的逨盘、逨盉等器,造型优美,纹饰精巧,是为精品。但也有不少器物制作粗糙,连  簋这样的王器也不精致。可见西周晚期随着王朝的衰落,青铜器也在走下坡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9-20 09: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问你才疏学浅的问题:青铜器都很脆吗?为什么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说都被砸碎了,用什么可以把青铜器砸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0: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是铜合金的一种,有紫铜,黄铜,白铜和青铜.紫铜就是纯铜.黄铜指以铜锌为基础的合金.白铜为铜镍合金.青铜指除了铜镍,铜锡合金以外的铜合金。属于不太硬的不锈钢,毕竟水滴石穿,常年腐蚀,招架不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9-20 10: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不含铅吗,青铜不是是铜锡铅合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0: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你周到,是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9-20 1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科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7 06:13 , Processed in 0.0865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