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回复: 1

再论成化鸡缸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9-23 11: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遇到件比较愉快的事情,搞了件更顺手的鸡缸杯,且先卖个关子。
    当你玩的久了或者是有点入门想要进阶的时候,你会遇到这样一个悲催的局面。环顾四周,发现竟然找不到一个靠谱的窑口,信得过的经销商,真是何其悲哉。最近在接触紫砂壶的时候也碰到了类似的境况,本来倒有一位信得过的朋友,也先后入了几把还不错的紫砂壶,等到有些兴趣,想再入的时候,发现涨价涨了许多,超出我的预算,只好作罢。在受到了一些熏陶后,试着尝试找些靠谱的购买方式,发现无从下手。可能眼界被拔高了,就会发现看得上的紫砂壶,价格很高;价格合适的壶,又看不上其做工。丁蜀镇的从业制壶师傅几万人,丝毫不逊色景德镇的窑口数量,真要认真找,肯定能够找到,只是要旷日持久,多吃点药罢了。这时候有个老鸟,有个引路人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不但会快速的指导你怎么玩,还会告诉你一些行业内的信息。


在这里我就非常的庆幸,当初有几位老鸟带路,告诉了怎么玩瓷器,怎么看瓷器。起初大家都是萍水相逢,你又是菜鸟,对方凭什么教你?那就嘴甜热情凑上去。后来对方跟你说了,你又会抱有怀疑态度,这位说的是对的吗?不会是哄我罢了。这过程也算坎坷曲折,但时间能够证明一切,前期对方指点几句(不可能言传身教手把手教人),同时自身要花很多时间来找相关资料来验证,几年下来,成了很好的朋友,玩瓷器也有了很强的信心,不用再人云亦云,这就是眼力上来后的底气所在。


你有钱,无所谓,奔着大品牌价格最高最贵的买,但如果想玩好,则一定要潜心研究。当你有了一定眼力的时候,凑巧这时候又遇到一个极具性价比的窑口,这时候你就会下重手。当你环顾一圈,发现同样的题材,怎么这些窑口的瓷器除了底款不同,工胎釉都差不多的时候,要么就是这些都是些普品,比较雷同,要么就是自身的眼力有待提高,无非就是这两种情况。好东西从来都不会烂大街,随处可见,曾有位朋友说过,以前一些非常好的紫砂壶还能购买到,现在有钱都不一样买得到,条件上来后,好的紫砂壶根本出不去丁蜀镇,你觉得好的东西,一直干这行的人眼光当然更好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何当初我从朋友那里买了几把紫砂壶就收手了,主要还是源于自己的不自信,亦或者是对这位朋友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这种从怀疑到信任都需要有个过程。相对来说,普洱茶这块,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位靠谱的茶友,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普洱茶知识。茶商非常喜欢用“适口为珍”这句话卖茶,但这句话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现在在我看来,就是句屁话,去他妹的,茶当然也是有标准的,哪来的适口为珍,当初也是害惨了。现在回过头来,一堆再也没兴趣喝一口的茶,那时候觉得喝的还可以,但是一旦喝到好茶,有了比较以后,口条上来了就很难会再喝以前入的那些茶,只能寄希望多年以后,这些茶能带来些惊喜吧。




当一件器物你研究久了以后,就会有些心得,但是也会越加的深陷进去,时不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我算是相对理智了,可有时候还是会控制不住下手购买。晚明大散文家张岱说的这句话可谓是一语道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这位“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到了前清后穷困潦倒的晚明遗民张岱的大起大落人生感悟,非一般人可以总结的这么精辟到位。我曾经写过几篇鸡缸杯的文章,那时候手上拥有一个心经鸡缸杯,那时候给我的感觉非常的惊艳,竟有如此轻盈的鸡缸杯。这是我以往以及后来都没有接触到的轻盈感。六度岩茶杯重量更轻,那是器型小,不是薄胎,无法让人有上手鸡缸杯这样轻盈的感觉。那段时间,一直使用这个鸡缸杯,可能是有部分炫耀的心理,出去喝茶也用这个杯子,结果有一次不得不忍痛割爱。当时想着也无所谓,大不了再买一个嘛,另一个到手了以后,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总觉的少了些什么,你说胎釉嘛跟以前的一样,也是薄胎,杯型小巧,跟上一个一样。最后琢磨下来,发现这个杯子比以前的多了些重量,我可能体力活干的少一些,手对器物的重量更加的敏感一些,虽然这个鸡缸杯经常使用,觉得挺不错,后来入的侠客行杯子也是薄胎烧制,用起来也很轻盈,但因为有了比较,时不时还是怀念以前那个心经鸡缸杯的手感。手工类器物,每批次拉的胚多多少少有些差异,这也说的过去,也能理解,我总不能说手上这个已经用过的鸡缸杯重量比上一个那个重了些而要求换一个,所以只好另找他途,即使知道换不回原来那个心经鸡缸杯,仍尝试着要回来。






最近一次和朋友喝茶闲聊的时候,又谈起了这个鸡缸杯,一时间忍不住,询问了还有没有早期的鸡缸杯,差不多前两三批次的鸡缸杯,结果还真有一个,杯内图案是个龙杯,还有些瑕疵,不然这个杯子估计也留不到现在了,可能是软磨硬泡久了嫌我了,亦或者真得觉得我人品不错,总之拿到了这个鸡缸杯,上手后,久违的感觉回来了。这个杯子对我来说,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有的时候你念念不忘许久的某个需求达到了以后,是可以容忍其他的瑕疵。这个盘龙鸡缸杯的重量,比手上的心经鸡缸杯轻了六七克,也就轻了一泡茶,差不多六十多克重,可能许多人觉得无所谓,不过我能够感觉出来,既然能感觉出差异来,久了之后就生出念想了。我后来尝试寻找成化鸡缸杯的重量,发现除了口径高宽等参数外,没有涉及到重量这块(网上有人打比方的方式来形容瓷器克重比黄金还贵,分别看到以100g和50g举例,但都不是实际测试测量数据,相信一个杯子的克重也不太可能恰好是整数),不过从成化瓷的轻盈薄胎等特点来看,想来这个成化鸡缸杯是很轻的,如果有朋友看到了成化鸡缸杯的重量,也可友情告知一下。谨以此篇文章来纪念我这个盘龙鸡缸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2-27 05: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7 05:58 , Processed in 0.1089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