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回复: 2

乾隆之后,嘉庆年间的瓷器发生了哪些改变?为何价值大跌 ...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25 20: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起清代瓷器,我想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了吧,首先是说起清代人们自然就想到了康雍乾盛世,第二是这三位在位期间瓷器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尤以景德镇瓷器为最佳,产品门类丰富多彩,制瓷技术娴熟精湛,集古今南北名窑之大成,进入我国古代陶瓷史上极盛的黄金时期。
可是除了之三位之外,乾隆的儿子嘉庆时期的瓷器就稍微显得有点黯淡无光,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时期的瓷器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而且这个时期的瓷器也算是开启了瓷器走下坡路的前锋吧。
<hr/>嘉庆时期的瓷器和历史背景


要说起嘉庆我想他也是一个挺惨的皇帝了,人家的爸爸都是想着怎么给儿子就下家财万贯,好让后代子孙生活的更加轻松,而他却想着如何将这数不清的家产挥霍尽了,生怕儿子孙子抢他的。


另外都是爸爸给儿子擦屁股,当到了嘉庆时期,却变成了儿子给爸爸处理烂事,乾隆时期贪污腐败之风盛行,和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正是这种不良风气也使得国家走向了衰落。乾隆因不想超过爷爷统治的时期,于是就自愿退居后位当起了太上皇,和珅因为有乾隆的庇护,嘉庆也不敢动他,等到乾隆帝驾崩,于是嘉庆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改变这种现象,拿和珅开刀就是首选。
但各级官员的贪污腐败已经是积重难返。其次由于这个爹挥霍无度,受苦受难的都是老百姓,因此农民起义也少不了,只得嘉庆进行处理,白莲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奈何有乾隆那么一个爹,所以嘉庆一边惩治贪官污吏,一边削减国家开支。这可怜的孩子,这不是有一个坑爹的儿子,这是有一个坑儿子的爹呀。


正是在此背景下,在早期由于没有能力进行创新,而且早期乾隆帝位居太上皇,所以一切都是按照乾隆时期的风格,然而对于创作成本较高的瓷器也只得停产,到了嘉庆十五年更是下令停止了御窑厂的生产。
乾隆帝时期的瓷器大多都是大型的陈设器为主,所以在早期嘉庆也沿袭了这种风格,但在数量和品种上略逊于乾隆,在后期随着国内购买力的日渐衰落只能生产一些日用器具,但对于那些宫中生活和陈设用瓷制作也是非常严格,其中也不乏精美之作。


在胎釉方面,乾隆后期景德镇的高岭土已经被开采的差不多了,于是到了嘉庆年间就转向了向星子县开采。
但是由于星子县高岭土中氧化铝的含量与景德镇不同,工匠一时间也无法掌握,所以经常会出现盘塌底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匠就将器物的底部直径扩大,器物下部胎体加重,于是嘉庆年间的瓷器大多都是上轻下重,质量不如乾隆时期。


在制作瓷器时尚且如此,在修胎时嘉庆更是比不上乾隆时期,嘉庆时期一些民窑为了减少成本甚至出现了明末的沾沙现象,沾沙是因为在烧制瓷器时一般都会在器物底部放置一个支撑器,即用来支撑器物,以防止器物在烧制时站立不住以及防止瓷器底部沾上粗沙的器具。
<hr/>嘉庆年间节省开支,对瓷器的影响

嘉庆时期为了节省开支,便没有放置这类器具导致的。在施釉方面,官窑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民窑为了减少成本出现了类似于“波浪釉”和“橘皮纹”的现象,施釉就相当于给墙面刮大白,上面不平整那么多余的釉料就不能够充分流动,就形成了波浪状


“橘皮纹”是因为釉料稀薄,涂在胚胎上进行烧制,再加上火候不均,就会产生很多气泡,气泡破裂后就会形成像橘子皮一样的纹路。
就像给墙面刷漆,有气泡墙面干后形成的裂纹一般。但是即便嘉庆期间的瓷器比不上乾隆时期,但是嘉庆时期的瓷器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他烧制了一种豆青釉堆粉青花,它的不同之处是,现在胚胎上用白粉画一遍花纹,然后再在按照白粉画的花纹再画一边,最后在施上豆青色的釉料放入窑炉中烧制,这样烧出来的花纹立体感较强。


嘉庆青花瓷器使用浙料绘制花纹,总的特点就是出现浑蓝,呈色飘浮刺目。除了传统的青花外,嘉庆时期还有很多派生品种,虽说比不上乾隆时期,但是仍然值得称颂,主要有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矾红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
嘉庆时期的造型,碍于乾隆是太上皇,其影响尚在,但由于国力比不上之前,陈设用品生产减少,日用器具增多。民窑也是如此。但在后期造型上就不如乾隆时期规整了,尤其民窑青花,器身多有歪斜,器口、壁薄厚不均,施釉稀薄。至于小件器物中的瓶、罐、盘、碗和文具类,有的还能细致如前。从整体来看,嘉庆时期的青花轻巧程度不如雍正时期,工艺上不如乾隆时期,反正既比不上爷爷也比不上爹呗,民窑的青花更加粗糙了。
<hr/>嘉庆年间瓷器的纹饰沿袭乾隆风格

在纹饰方面,嘉庆沿用乾隆的风格,采用两种绘画方式:
一种是单线平涂,单线平涂就类似于现在的简笔画,先勾勒出纹样的大概轮廓,然后进行涂色,颜色没有深浅浓淡的区别。
一种是单线平涂后点染,平涂时用淡笔,点染时用浓笔,这样颜色更加分明,更加富有立体感。
后一种方式在嘉庆时期就已经很机械化了。嘉庆时期的青花也很有特色,纹饰较为茂密缛丽,青色淡雅。嘉庆时期的纹饰题材丰富,受乾隆影响较大,缠枝莲纹较多,由于此时的瓷器作为嫁妆的较多,所以多绘有麒麟送子图和百子图等。


在款识上,较前代更加规矩,单纯。有些沿用乾隆时期的款识直到乾隆去世,在早期使用篆书,刻上“大清嘉庆年制”或者“嘉庆年制”,晚期用楷书,刻上“大清嘉庆年制”或者“嘉庆年制”
在晚期还出现了类似于印章的一种款识,即带有方框的那种。此时的民窑大多都没有款识,即便是有但也是字迹潦草,甚至都不知道他写的是啥。另外“图记款”也流行,就是在底部画一些图案来证明是这个年代制作,主要有“蝠”的图案。


总的来说,由于乾隆是太上皇,所以在早期都是听他的,嘉庆不敢说话,这真是儿子就得听爸爸的,其他的说啥也不顶用。
但是由于国力衰落,瓷器的质量较乾隆时期差的不少,在造型方面创新较少,日常生活用具增多,陈设器具减少。相较于乾隆时期,嘉庆时期的瓷器值得称赞的是有一种新的青花,即豆青釉堆粉青花,总算有一个拿的出手的了。在其他的方面都和乾隆时期的差不多,因此也很难予以辨别。
<hr/>结语

其实嘉庆时期的瓷器依旧沿袭了乾隆时期的风格,如果不看款识有的则完全辨别不出,近年来,随着乾隆瓷器价格的飙升,也带动了嘉庆时期的瓷器。
所以,嘉庆时期的瓷器也不能说远逊于其他三代,还是有一些研究和肯定的价值的,而且不得不说它是一个转折的时期,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标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
发表于 2023-3-25 20: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水平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5-2-28 0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天才,坚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7 06:09 , Processed in 0.0898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