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回复: 0

黑釉瓷器的历史发展,“不知名”的黑釉瓷究竟有什么收藏魅力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21 13: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釉瓷是传统瓷器釉色之一,黑釉瓷器出现于东汉中、晚期,但当时的釉色为深褐绿色乃至黑色,釉层也薄厚不均,常有蜡泪痕,并在器表的底凹处聚集着很厚的釉层。早期烧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所烧黑釉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唐代黑釉较为盛行,到宋代则是黑釉的高峰时期,明、清时期御器厂所烧黑釉器做工精细,多在纯净的黑釉上施以各种低温色彩,黑釉则成为各种美丽颜色的衬托。
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氧化铁的含量差异产生了宋代北方陶瓷的另一个独特的品种:河南黑釉瓷。河南黑釉瓷釉黑光亮,绘有红褐色的铁锈斑纹饰,简单达成对比效果。黑釉含铁量高,形成了一层颜色完美,但还是可以吸收大概5%~6%的釉色。通常所见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铁比例为8%左右,如将釉层加厚到1.5毫米时,烧成的釉色即呈纯黑。


说起黑釉瓷,定窑黑釉瓷也很有名气,虽然宋代定窑白瓷质量最好,成为天下白瓷的圭臬,但也兼烧烧酱釉、紫釉、绿釉、黑釉等瓷器品种。定窑瓷中的黑釉瓷器称“黑定”,北宋中早期始烧,产品不多,在传世定窑瓷器中,黑定和紫定瓷器品种较为少见。明代曹昭在其《格古要论-古窑器论》中记载:“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如白定,俱出定州。”又称:“有墨定色黑如漆”。
定窑黑釉瓷的制作技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繁琐的工序才能完成。制作过程中,首先要选用高质量的瓷土进行成型,然后经过初烧和刮磨等工序,最后再进行一次高温烧制,以使釉料和瓷体充分结合,形成坚硬的黑色表面。定窑黑釉瓷的色泽非常独特,黑色釉料散布在瓷器表面时,会形成出一种细腻的流动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瑰丽壮观的黑色大理石。其表面有着一种非常深邃的光泽,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气息。定窑黑釉瓷在宋代非常流行,被广泛用于官方礼器、贵族文物等场合。


宋元时期,饮茶、斗茶之风盛行,黑釉瓷盛世发展,以建窑、吉州窑为代表的黑釉瓷也在中国陶瓷史上大放异彩。建窑窑址发掘出土了刻有北宋皇帝年号的残片,例如“雍熙”“至道”“明道”。更多的是刻有“进盏”或“供御”二字的。毫无疑问,建窑盏曾经由北宋宫廷使用。宋代作者程大昌在其《演繁露》中说到:“按今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用大汤撆,色正白,但其制样似铜叶汤撆耳,铜叶色,黄褐也。”还不清楚这里所谓的大汤撆是指何物,但似乎对于朴拙茶盏而非御用名瓷的偏好仍在继续。


黑釉瓷器,虽然远离了华丽的釉色,但是这种稳重深沉之感更令世人所赞叹和折服。从东汉时期开始,黑釉瓷器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范围之内,并且一直都在奋力发展中,尤其是宋代黑釉瓷器的艺术成就更是让后人赞不绝口,一片褒奖。近年来,市场上定窑黑釉瓷的价格逐渐攀升,成为了一种稀缺而具有升值空间的文物艺术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09:56 , Processed in 0.0831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