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回复: 0

日本回流书画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3-20 21: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出现了一股中国文物海外回流热,尤其是大量中国书画从日本回流,导致近些年来中国的拍卖市场上出现大量的日本回流中国书画,国内数家大的拍卖公司都曾设过日本回流书画专场拍卖。
2020年各大拍卖行网拍相继开启,笔者发现在古代书画拍品中, 日本回流书画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
部分日本民间收藏的中国书画作品流向中国艺术品市场,满足了中国藏家对书画精品的市场需求。内地藏家对从天而降的外来宝贝都抱有很大的好奇和期待。
据笔者研究,眼下数量众多的日本回流书画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一是少量的日本回流书画精品、真品。日本藏中国古代书画的精品大部分被日本公私博物馆收藏,只有少量的中国书画精品和真品被日本民间收藏。
二是大量的回流书画赝品。由于书画作假自古有之,现在的中国书画市场上赝品更是泛滥成灾。假画的利润将是任何商品都无法比拟的。
三是日本仿中国书画,又分日本老仿和新仿。日本自古有对中国古代书画鉴藏的传统,其中不可避免地有伪造中国古代书画的现象。
四是完全日产的“日本回流书画”。随着近些年国内艺术市场的繁荣,不仅日本回流的中国书画增多,而且日本画也随之大量流入中国。


中日书画渊源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文化交往历史悠久,中日的书画交流更是源远流长。中国书画传入日本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唐宋时期。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大量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华,这些文化使者们将唐代的政治制度、文化典籍、宗教、医学、建筑等先进的文化传入日本,并且每次都带有许多文物回日本,其中包括王羲之等的书法墨迹或摹本。
宋代,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宋代的绘画艺术十分繁荣发达,南宋延续北宋的传统也成立了画院。此时院体画中有一派,以梁楷、法常(牧溪)等为代表的南宋山水和人物画家,被美术史称作简笔画的鼻祖。
二是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绘画艺术对日本的影响,有两个直接的途径,一是日本画家到中国学艺,二是中国画家到日本传艺。就前者而言,就有日本室町时代最著名的水墨画家雪舟,曾随遣明使到中国访学,在中国宫廷画师那里简要地学到了南宋院体画风,并带了大量浙派画风作品返国。


清代,南宗文人画的学说左右了中国画坛,使文人画成为画坛正宗。18世纪以后有大量中国文人画家从长崎登陆到日本,使日本衰落的书画艺术得以复兴。实际上,在此期间并没有中国大师级的书画家来日授艺,都是一些中国的二流画家,有的甚至是业余画手,在中国相关文献中生平亦不可考证。但正是他们将中国文人画传到了日本,使之成为日本绘画的范本,自此日本出现了一个宗于中国文人画的绘画流派“南画”。


三是清末民国时期。此时期大量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说,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四个渠道:一是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中国掠夺;二是当时一些来华的外国人从中国偷带出境;三是一些外国人勾结当时的军阀和奸商,以极低价买下偷运出境;四是通过正常交易或赠送流出。
此时期,中国书画的交流也在客观上有所发展,中国的大师级画家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作品传到日本,为其所欣赏收藏。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开始显露颓势,出现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日本的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冰河期 ”,市场极端低迷。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自90年代初期艺术品市场的开放,带动了艺术品市场的兴旺。随着内地企业家阶层的壮大,新兴私人收藏家兴起,直接引发了艺术品收藏热。
日本书画回流的原因
具体说来,日本画大量低价流入内地的原因:一是日本经济的不景气,艺术品市场进入“冰河期”;二是日本人住房形式的改变和审美的变迁,导致日本画的实用和审美价值的减弱;三是日本没有经历像中国近代那么频繁的战乱,更没有经历过像“文革”这样对文物破坏的情况,故其保存的书画数量十分庞大。
这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廉价的老日本画带来了大量的日本老式装裱,国内的造假商们利用传统的“金蝉脱壳”法将假的中国画套在老的日本装裱上,配上日本画盒,这样一幅“日本回流”的中国名家书画就制作出来了。


闲鱼上一些拿日本复制品当唐人真迹高价销售的
日本古字画量特别大,都是一船船的往国内拉。国内现在对日本货的识别度加强,对日本货不再感冒。日本人绘画风格与中国大不相同,书写绘画所用材料也不相同,装裱形式与国内也不通。目前。大家对日本字画兴趣缺缺,大多都是100-200每幅,批量拿更便宜。国内藏家投资书画也应该越来越理智了,不应再盲目迷信回流书画。
图文来源网络,了解更多日本回流内容可关注搜艺贝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19 14:33 , Processed in 0.1465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