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座出土于红山文化晚期,其中心遗址在建平牛河梁。
墓葬中,有随葬品占48座、49.5%,只随葬玉器占43座、89.6%,玉器出土于高等级墓葬中,主要功能是礼仪功能。
按器形分类:礼器类、佩饰类、工具兵器类。配饰玉器具有礼仪功能。
① 玉器种类和数量
神秘化和抽象性变形礼仪玉器:玉龙、玉猪龙、玉兽块、玉凤;勾云形玉器、带齿兽面形玉器、兽面丫形玉器这些玉器也是红山文化的独特种类,是典型的礼器或法器。
现实动物形玉器:玉鸟、鳖、蝉、鱼、鹰、蚕、龟等: 这些玉器具有佩戴和法器两种作用。
几何形玉器:龙首璜、斜口筒形玉器(也称形器)、璧、环、镯、块、臂饰、珠、管串饰、双联璧、三联璧等。一些玉器具有佩戴和法器两种作用。
人物类玉器:玉立人、玉人面、玉双人首三孔器。
工具和兵器类玉器:钺、斧、凿、纺瓜型器、勾刀型器、棒形器和锥形器。
② 玉器材质
红山文化玉器的材质以辽宁岫岩产出的岫玉和软玉为主,岫岩的软玉俗称老玉、河磨玉。
有青灰色、黄白色玉料和绿松石。玉器总体受沁较弱,有白色沁、褐色沁、黑色沁。
③ 纹饰和工艺特征
造型上:动物形玉器多为抽象变体造型,风格质朴而豪放,具传神特征。
纹饰上:几何形玉器多为素面;动物形玉器有瓦沟纹、凸凹相间旋纹、粗阴刻线、细阴刻线、阳纹。
工艺上:有圆雕、浮雕、简单透雕、两面雕使用线切割、碗具、钻孔有管钻和程钻。
2、龙山文化
① 玉器种类
礼玉和工具为主,佩饰为辅。
礼玉包括琮、牙璧、牙璋、兽面纹冠饰、圭、戈、戚、钺等种类。
玉制工具有钵、刀、铲、斧等;饰玉和实用玉品种较多,有人首珠饰、龙形佩、璜、镯、指环、臂环、梳、簪。
② 玉质
玉质多样,以本地产的玉料为主。
如绿松石、蛇纹石、蛋白石、绿色玉、莱阳玉。
玉器受沁程度不同。
③ 工艺特征
原始透雕和牙璧是特征,玉器表面光滑,工具形状不够规则。
较多玉器用绿松石小片镶嵌。
3、齐家文化
① 玉器种类
礼仪玉器为主,如璧、琮、刀等。
② 玉质
质地较差、色杂的玉为主。
有沁色。
③ 工艺特征
工艺较粗糙,以素面为主。
一些玉璧内外圆不够圆。
四、良渚和石家河文化玉器
① 玉器种类:礼玉和饰玉为主,工具较少。
礼仪玉器 (主体功能):以玉琮、大型玉璧、玉钺和三叉形器为主,分别代表神权、财权和兵权,特别是玉琮,品种多、数量多、工艺精,是区别于其他文化遗址玉器的标志。
佩饰玉器:品种较多,为几何形镯、环、管、珠、锥形饰、组佩等;小型圆雕动物龟、鱼、鸟、蝉、蛙等;出现臂饰、玉带钩、冠状饰( 或称玉梳背)等。
玉制工具:斧、刀、、钻、玉挺纺轮等。
特殊形制玉器:菱形、角形、靴形、漏斗形等玉器。
② 玉质和受沁
软玉、蛇纹石玉、绿松石、玉髓、萤石、板岩等。
玉器普遍受较重度的鸡骨白沁。
③ 纹饰工艺特征
造型上:追求对称,玉琮等为圆雕。
纹饰上:玉器普遍使用兽面纹,也称“神徽”;可分简单和复杂的,以玉琮最为典型,复杂者再用繁密精细、细若毫发的阴刻线云雷纹等装饰。
2、石家河文化
① 玉器种类
小型饰玉:人首、兽、几何形如玉人首、玉鹿首、玉虎首、玉鹰、玉蝉、玉管、玉璜、玉坠。
玉制工具: 玉刀、玉钻。
2015年发现特殊造型虎脸座双鹰玉玦、虎形玉如意、玉虎。
② 玉质和受沁
玉质较好,多为软玉。一些玉器受沁轻微。
③ 工艺方面
玉器琢制工艺较精美,普遍使用减地阳刻、浅浮雕、线刻技术,有透雕。
有学者认为其工艺水平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