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回复: 0

见多了春水秋山,明清玉都入不了眼了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1-19 13: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水玉、秋山玉是辽金元的代表作,与传统题材大相径庭,但其用料、题材、设计、审美与宋代花鸟莲池设计审美不相上下,甚至还别是一番味道。





元 白玉镂雕双虎环佩 北京故宫博物院
元,直径5.4cm,厚1.2cm。白玉带皮色,镂雕子母虎,旁附山石、柞 (音作)树,下承圆环,可系绦带。就玉雕作品而言,春水玉常以海冬青、天鹅为主角;秋山玉则通常表现柞林、山石间 的动物,并巧妙地利用玉皮的颜色渲染秋天的景致。此双虎环佩虽为元代之作,其题材、俏色工艺却与辽、金时期的同类玉雕作品一脉相承。"

契丹、女真族均是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经济占主导地位。春水、秋山原为契丹族的春秋两季的渔猎捺钵活动。所谓捺钵,即契丹族原本无定所,一年之中依牧草生长及水源供给情况而迁居,所迁之地设有行营,谓之捺钵。



金元 玉雕春水纹玉带扣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金元 「秋山」玉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
书镇玉青白玉雕刻而成,玉质润泽,带赭褐色斑。全器约呈长方形,中段略厚隆起,面镂雕「秋山」为题,见二鹿位于玉饰两端,一立一卧,二鹿之间以树木相隔,玉料赭褐色处巧妙地化为树木枝叶。

女真族建立金政权后,承袭了契丹旧俗,弋猎于春秋的娱乐活动,并将捺钵渔猎活动改称为“春水”与“秋山”。



元至明 莲塘双凫图玉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
玉饰正面纹饰托衬于一圆环上,以多(三)层次镂空琢二只鹅雁戏于渚边,在前方者回首下望,嘴缘似正在整理羽翼,随于其后者直立昂首展翅,张口似正长鸣。在立雁的上方艺匠雕出一朵正面盛开的莲花,荷叶一正一侧,中杂水生植物与芦花。鹅雁的眼纹并非采用管钻法,而是以阴刻线组成,正面荷叶叶脉用单阴线琢成,侧面的荷叶则采用双阴线表现叶背的叶脉。



《金史》中对此也有记载,将有鹘攫天鹅图案的服饰称为"春水之饰",将有虎鹿山林图案的服饰称为"秋山之饰",故将此种玉器定名为"春水玉"和"秋山玉"。

“春水玉”

金代“春水玉”,表现了女真族在春天有趣而又扣人心弦的狩猎娱乐活动。



金至元 「春水」玉带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时早春三月,阳光融融,大地复苏,万木争春,皇帝率领官吏侍从外出狩猎,皇帝每到一处,侍从皆服墨绿色衣,各备连槌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排立在河的两岸。



当时皇帝衣着入时,头戴披巾,腰系玉带,在上风巡视。

在有天鹅出入的地方,侍从举旗,探旗驰报,远海鸣鼓,鹅惊腾飞,一时围旗四起,将天鹅逼得走投无路。
皇室饲养的海东青神鸟,饲者恳求皇帝放之。



金 春水玉饰 上海博物馆

海东青擒鹅坠落,无力反击,靠近鹅的侍从,举锥剌鹅,取鹅脑以饲海东青。随后,君臣各献果酒,举乐,更相酬酢,遍散其毛,弋猎网钩,春尽乃还。别开生面的春水弋猎活动暂告结束。



元 玉雕花鸟炉盖顶 广东省博物馆

常见的“春水玉”,表现的正是这一残忍的场面,通常是海东青攫天鹅图。



元 春水玉带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
长4.2、宽3.5、高1.5公分。玉带头玉黄色玉,夹杂红褐色斑。琢成一玉带头,上半部为长方形,下半部为一扁平带穿之?。底部平,可平放。玉表面以镂空及浮雕技法琢飞 禽与云纹图案。

图写荷叶、莲花环生,水草伴生缠绕,海东青迅速奋起,雁鹅仓皇躲闪,一只很大的天鹅,颈猛窜到水草丛中,一只细小凶猛的海东青,直扑鹅头,欲吃鹅脑的画面。



“秋山玉”

女真族在春天举行规模空前的春水狩猎活动后,秋天还进行娱乐性秋山围猎活动。“秋山玉”表现的是女真族秋季射虎哨鹿狩猎活动的情景。



金元 「秋山」玉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
纵长3.4、横长3.1公分。玉鹿玉青玉雕刻而成,玉质润泽,带浅褐色玉皮。全器约作圆饼形,以「秋山」为题,见一花鹿立于林间,回首观望。花鹿及柞树镂雕出外形,鹿身之斑纹及树木叶脉仅以阴线刻出;玉料浅褐色部份化为树叶,颇具巧思。附一方形木座,呈黑褐色,镂雕四朵交叠凌霄花。

在金代,秋捺钵,也称伏虎林,皇帝每到深秋季节,要率众官侍从进行射虎哨鹿活动。



“秋山玉”多为山林题材,图案为山石、柞树,有的虎鹿并存,有的双鹿伴游,有的双鹿挡虎,还有的柞树藏虎,最为常见的还是山林群鹿图。



金-元 『秋山』玉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
玉质。器面圆突、平底。全器镂空刻琢双鹿、桃、灵芝与山石等。除桃与灵芝外,多处为未切去玉皮。

在雕琢技法上,常留赭色玉皮巧作秋色。



在表现手法上,秋山玉有繁、简、粗、细之分,场面不像春水玉残酷无情,而是兽畜共处山林,相安无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国秋景。

这可能也反映了金代女真族厌恶连年战争,向往太平生活的民族心声和良好愿望。



由于“春水玉”、“秋山玉”题材好,画面优美,不仅受北方民族的喜爱,也受到汉族特别是文人雅士的厚爱。

因而元末明初南方地区也有类似题材的玉作,但大部分玉匠不知道这一史实,逐渐衍变成“福寿”玉雕、“一路连科”玉雕,老题材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生命。



这类内容的作品,充满了淳朴的山林野趣和浓郁的北国情调,是极具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的玉器作品。

虽内容大体一致,但每件的具体形式却绝无重复,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境界,充分体现了玉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卓越的观察力。





立鹿纹饰件  金元  国家博物馆



卧鹿纹饰件  金元  国家博物馆



双鹿纹饰件  金元  国家博物馆



双鹿纹带环  金元  国家博物馆





双鹿纹饰件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05:57 , Processed in 0.10173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