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4|回复: 0

中国工艺美术史——商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5 10: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一)
(1)图案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即以饕餮纹为主体。或以双夔纹组成的一个饕餮,而饕餮又是以头部为主。
(2)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格式,在图案格式上,均衡的格式往往产生活泼感,而对称的格式产生庄严感,兽面正面的对称表现可以更加强烈的衬托出青铜祭器庄严肃穆的气氛。另一方面,青铜用模块制作制作花纹,左右对称的设计更能做到工整和准确。
(3)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以饕餮纹为主纹,而以回纹为地纹,这不仅 反映了商代后期青铜器 制作的精美,也是商代后期装饰的艺术特征。
(4)商代铜器的装饰方法,这种刻花的方法,在后期已到了细致精巧的程度,且多用了三层花纹,增加了层次感。所谓三层花纹也就是出了主纹和地纹外 ,还在轮粗的花纹或主体花纹上再勾刻细线。这种方法有人又称为“三叠法”。
(二)司母戊大方鼎
(三)商代工艺美术的社会文化特点:
(1)商代工艺美术装饰纹样往往具有宗教迷信的色彩。
(2)商代工艺美术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反映。
(3)青铜器造型的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
(4)商代的工艺装饰特点,其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饕餮纹
(一) 饕餮纹又称兽面纹,商代青铜器上常用的一种纹饰。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充分体现着奴隶社会的精神意义。饕餮纹都是以正面形式表现的,眼眶用凸线塑出,上面刻划凹线纹饰,其鼻子往往处于器物的中轴线或棱角线。饕餮纹结构严谨,外貌凶猛而庄重,气氛神秘,充满宗教色彩,给人一种威慑恐怖的感觉。
(二)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也是世界上少见的珍品。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出土,鼎重875公斤,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整体呈长方形,造型成熟稳定,口沿宽厚,腹体柱足与鼎耳都粗壮有力,整个器物极具体量感与雄浑的气势,鼎部四面中心都是光滑素面,四周有夔龙纹组成的饕餮纹衬托围绕,装饰效果单纯强烈。全器厚重规整,气象森严,给人以神秘的威慑力和恐怖印象,充分显示了商周努力主权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7 06:07 , Processed in 0.0870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