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复: 0

明清瓷器 天青色青花瓷 瓷器收藏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4 16: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花瓷器是我国古陶瓷中最有代表的传承之一,起源于唐朝,发展于元代,成熟于明、清,并成为主流。清代堪称陶瓷史上发展的“黄金时代”。
        乾隆六十年,是清代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器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古铜器考》一书称赞当时的制瓷业是“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也形容当时瓷器“ 至乾隆, 精巧之至, 于鬼斧神工” 。
        乾隆朝每年新正都要举办茶宴,在茶宴上,乾隆皇帝出题定韵,群臣要依韵赋诗。皇室既爱喝茶,自然在品茶以及茶具上也非常讲究。



        乾隆皇更是一杯在手,思虑江山之远,清茶浓香,润喉悠深,思民福寿,社稷江山尽揽胸怀。一代君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寄情山水,一草一木总关情。乾隆第一次南巡,大好河山,一派盛世景况,龙颜大悦,便对聚山川日月之精华,草木万物的灵芽,倾注了无限深情。回宫后,乾隆就让工匠烧制了一批专用茶具,其中就有这款御制的“千里江山”青花瓷杯,万里江山都装在里面了,真乃御杯乾坤大,江山日月新。
        承袭明代,在景德镇设置皇室专用烧制宫廷御用瓷,此时各种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云集景德镇,其中包括唐英等卓越的督陶官和大批管理人才与能工巧匠。
       这御制的青花瓷杯杯身为万里江山图,内绘山水,与杯身隔胎相望呼应成趣。杯底“大清乾隆年制”款印赫然在目。器物色质油润,精巧细致,品茗把玩间神游延绵千里的群山,茅庵草舍,小桥流水,踏烟雾浩渺的江河。这正是:掌中乾坤明日月,神游天地山水间,品茗静思秋壑在,万水千山只等闲。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
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有来太极生。
                                            ——龚轼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乾隆一朝是中国瓷器发展之巅峰时代,其彩釉之丰富,品类的繁复,技术之高超是空前绝后的,就连享有“独步天下”之美誉的康熙青瓷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首先,康熙青花瓷胎体厚重,釉面润显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和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油,底足处理不很细腻,有火石红。另外,民窑中常见缩釉,粘沙,不光滑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等就不多赘言。



        再说雍正青花瓷,胎体精细,洁白紧致,重量较轻,修胎一丝不苟,看不见旋削痕,薄厚均匀,釉面光亮莹润,玻璃质感强,纯净无暇,白中微显青花,带有明代风格。采用浙江产的上等青料,加以精炼,从颜色上分两种,一种色泽幽静匀润,发色较康熙青花柔和淡雅;另一种足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然总体而言,还是显得死板一些,缺少深入胎骨的效果。
        说到底,乾隆青花瓷在中国艺术史上的独领风骚,其御瓷新姿也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可贵的是一代君王把江山社稷寄情于青花瓷,有道是,一叶一世界,一茶一人生,品茗悟道,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乾隆皇帝更是被称为“有清一代最具代表性的识茶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1:47 , Processed in 0.08232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