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回复: 0

藏家 | 全球最专业的玉器藏家, 他的玉器收藏专著一本难求 ...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2-12-3 19: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董文玩收藏领域,能和陶瓷相媲美的品类,只有玉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玉器始终相随相伴,是各个时代文化发展变迁最有力的见证者,收藏玉器便是在收藏中国悠久的历史、守护传承传统文化最珍贵的遗产。



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清乾隆六十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成交

和屡屡创造拍场奇迹、有近百件亿元天价成交的瓷器相比,玉器不管在数量上,还是成交价格上,都有明显的差距。历史成交过亿的玉器拍品寥寥无几:其中北京保利2011年秋拍上以1.61亿元成交的《清乾隆六十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如上图),是目前玉器成交的最高价,另有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以1.2162亿港元成交。
从工艺和文化意义的角度来讲,许多玉器在拍场上的价值都被低估了。尤其是2019年良渚文化遗址申遗成功,玉器在其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玉器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是需要被重估的



清乾隆 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香港苏富比2010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价 :1.2162亿元 港币

今天小编特地介绍一位全球顶级的国外古玉藏家——赫尔伯·毕晓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全球顶级的古玉藏家是如何玩转玉器收藏的,他的收藏经验或许能为玉友们带来新启发。
01 古玉藏家典范:毕晓普

1903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二楼新开设了一个特别的展厅。展厅内极尽奢华,十五个路易十五风格大型玻璃展柜里,摆满了来自中国的玉器,高低参差,错落有致,东西方艺术在这里交映成辉,璀璨夺目。那些精美的玉器展品,全部来自于一个叫赫尔伯·毕晓普的藏家。



▲   碧玉毕晓普半身雕像

毕晓普全名赫尔伯·雷吉纳德·毕晓普,出生在美国波士顿,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商人。他以糖为业,经营有方,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跻身富豪之列。随后开始涉足收藏,慷慨解囊购入了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和古董。
1878年,从蒂凡尼公司收购的一只中国玉瓶,引发了赫尔伯·毕晓普对这种神秘的东方工艺品的兴趣,并由此开启了他的玉器收藏之路。
为了收藏更多精美的中国玉器,赫尔伯一方面继续从纽约和波士顿当地购买,一方面寻找线索,追根溯源,到欧洲、到中国,不辞辛苦地搜寻和购买中国的玉器。花费数年的努力,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从清宫廷流出的玉器,几乎全部收入囊中



▲毕晓普收藏的玉器

随着对玉器兴趣的加深,毕晓普开始扩大自己的收藏范围,不同历史年代、不同造型样式的玉器都成为他的收藏的对象,甚至也将玉料矿物和考古出土的史前玉器也纳入其中。玉器成为毕晓普后半生最为珍视的收藏门类,占据了晚年收藏几乎所有的精力。
至1880年,赫尔伯的玉器收藏已经形成规模,并成为玉器收藏方面成就卓著的大家。而取得这些成绩,靠的不仅是一点兴趣和金钱,还有强大的毅力和耐心。有时候为了一件心仪的玉器,他甘愿苦等数年,直至时机成熟后才购入。1902年他将所藏玉器达一千多件,全部捐赠给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毕晓普收藏――玉器的调查与研究》

搜寻、购买、收藏之外,赫尔伯还做了一些更有意义的事——耗费巨大的经历和财力去研究自己的藏玉,为后人提供了一份完整详实的原始资料。1906年,他的这些藏玉和研究成果被辑录成册公开出版,成为最早有关中国古玉研究的西方著作,也即《毕晓普收藏-玉器的调查与研究》,至今对全球中国古玉的研究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1906年《毕晓普收藏-玉器的调查与研究》(一套两册)2007年在佳士得香港秋拍以348.75万元成交

限量发行的《毕晓普收藏-玉器的调查与研究》,今天已成为拍场上炙手可热的收藏对象。2007年佳士得香港的秋拍上,一套两册1906年出版的《毕晓普收藏-玉器的调查与研究》以348.75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为收藏领域的另一种传奇!
从兴趣引发的玉器收藏,到玉器收藏的专家,再到自身的收藏研究成为收藏的对象,赫尔伯·毕晓普走出了一条圆满收藏之路,他的一系列操作堪称收藏界典范。那么,国内玉器收藏是何现状?

02 惊喜但不惊艳的2020年

2020年的拍卖已全面结束了,回顾这一年玉器的拍场表现,基本仍是延续了往年的状态。一句话概括来说:有惊喜但并不惊艳。今年所有成交的玉器拍品中,除了一件逼近亿元之外,大部分排在前列的玉器成交价也都在一两千万左右。
十月份华艺国际(北京)首拍中,清乾隆御制碧玉“三稀堂”葫芦形宝玺以9890万元问鼎年度玉器成交桂冠。这件来源清晰、庄重大气、细节华美的御玺,确实给带来不小的惊喜,成交价格也十分亮眼。但这惊喜依旧是局限于业内,在整个拍卖行业内并不算突出,和惊艳“出圈”这样的状态还有距离。



清乾隆 御制碧玉“三稀堂”葫芦形宝玺2020年华艺国际(北京)首拍成交价 :9890万元



西汉  黄玉带钩2020年伦敦佳士得成交价 :290万 英镑



清 乾隆帝御宝  青玉交龙钮玺 2020香港苏富比春拍成交价 :1817.5万元 港币

尽管伦敦佳士得11月3日的“重要中国艺术精品”拍卖会上的西汉黄玉带钩,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艺术珍品”专场中的清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玺分别以290万英镑(约折合人民币2500万元)和1817.5万港币排在第二、第三位。但这两件拍品和第一名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档,并没有形成完整有序的价格梯队,显然玉器收藏市场的发展仍不充分。其实在古玉收藏领域从来不缺优质的拍品,也不乏热爱玉器的藏家,只是始终缺少能引领市场的大藏家,也缺少超级明星拍品,无法引发行业内外对这个领域大规模的讨论和关注。这个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3 放眼全球收藏玉器

很多今天的国人,在面对玉器时,因为不了解,很容易被吓退。其实西方人对玉器的了解要比瓷器晚得多,当首批外国藏家在涉足这一领域时,几乎也是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开始的。不仅他们没有因为不了解而退缩,反而诞生出了像赫尔伯·毕晓普、温索普、伯纳德·桑利、富勒、弗利尔等一大批知名的外国古玉藏家。



▲ 那些大名鼎鼎的外国玉器藏家

今天中国的古玉收藏方兴未艾,和瓷器、书画等方面的收藏相距甚远,这对于藏家来说应该是一个利好,是机会。尤其是那些工艺精湛、品相完好,又有非凡文化历史文化意义的古玉,其市场价值还没有被充分认识,亟待藏家慧眼识宝,以超前的眼光和行动助推玉文化的收藏研究,竖起文化自信的大旗。
当然,目前国内的玉器收藏也有相当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古玉收藏收到文物政策的限制,出土的高古玉属于文物不能直接拿到市场上公开交易,少有能创造拍场纪录的新鲜拍品;另一方面,多数精品古玉都在国外藏家和博物馆美术馆中,即使上拍对很多中国藏家而言也有信息、竞拍、物流等诸多方面的不便。最后我们也来大都会博物馆珍藏的玉器养养眼吧:



唐代 金柄玉梳  



战国  绞丝龙形玉佩



清中期  玉钵



清  玉蟾蜍

本文图片来源于相关拍行及网络,特别致谢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05:53 , Processed in 0.0967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