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1|回复: 17

中国的古代瓷器,是神一般的存在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2 18: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更多精彩,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Jun的碎碎念
<hr/>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超级爱买'瓷器',
欧洲那几个有名的瓷都:
德国的梅森Meissen、德累斯顿Dresden,法国的利摩日Limoges,
我都有杀去扫过货,



我超爱的德累斯顿'蕾丝瓷娃娃'

我跟你讲,当一个国人去欧洲逛'瓷都'时,
感觉真的好到爆!
因为欧洲人啊,对中国的瓷器都是'顶礼膜拜',
他们绝不敢在你面前乱显摆,
即便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啥也不懂的人...



从西西里背回来的瓷花瓶

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敬畏,并不是豪无缘由的,
因为'瓷器'就是中国人发明的,
而且我们还一直垄断着这项技术,长达千年...

欧洲人造不出瓷器,但又非常喜欢,
于是他们就开始一掷千金的狂买,
最可怕的就是'太阳王路易十四',
他曾经狠到,要把自己的'金银餐具'都给熔了,
为的就是凑够钱,去买我国的瓷器...



路易十四 Louis XIV 1638-1715

所以说,'瓷器'真的是先祖留给我们的无上至宝,
虽然我对中国艺术的研究,一直都很'三脚猫',
但在这篇文里,
我依然想和你好好聊下,那些辉煌的古代瓷器。


  • '陶'和'瓷'的区别
几乎在全世界的各个文明里,都有'陶器'这样东东,
因为它的制造工艺比较简单:
弄一些黏土,捏个形状,放在火里烧一下就成了,
个人认为,做陶器最厉害的,还是古希腊,
器型多,图画得也漂亮,艺术价值贼高,




阿提卡红绘圆盘 公元前520-510年Tondo d'une assiette attique à figures rouges@ 巴黎卢浮宫 Louvre, Paris

'瓷'和'陶'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材料,
陶器用的是'黏土',而瓷器用的是'瓷土',
'瓷土'可不像'黏土',满大街都是,它还是很稀少的,

和黏土相比,瓷土最大的特点就是'含铁量低',
这让它可以承受住1200ºC以上的高温,
(土含铁量高的话,烧制中会产生大量的氧化铁,它是强助溶剂,到了1000ºC的时候,土就基本都融了)

经过如此高温洗礼的'瓷器',
质地就会很坚硬,颜色也会更通透,
目前大家公认:
瓷土中最纯净、含铁量最低的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土'。




景德镇高岭土

瓷器另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表面会上'釉',
‘釉’就是覆盖在陶胎表面,那层像玻璃一样的东东,
它就像是瓷器的一件防水外衣,让它变得更为光滑和透亮,
也赋予了它无限色彩的可能性...




最早的'釉',在商周就已经产生了,
它叫'草木灰釉',成分是:
'木柴和干草烧出的灰+水',
草木灰里有'氧化硅', 也就是玻璃的主要成分,
所以它才能在陶胎表面,形成类似玻璃的保护层,
草木灰釉烧制出来是青色的,所以也叫'青釉',



越窑青釉莲花碗 五代@ 苏州博物馆

其实,'釉'最先是用在'陶器'上的,
因为陶器很能'吸水',
覆了釉以后,吸水问题就被完全解决了,
像著名的'唐三彩',很多人都误以为那是瓷器,
它其实是'陶器',只不过外面覆上了彩色的釉而已...



唐三彩骆驼 'Sancai' camel 唐朝 728年@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London

<hr/>瓷土和釉,这两样材料,并不是中国的专利,
在很多其它国家里也有,
但唯独是中国的古人,用它们创造出了'瓷器',
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喜欢'玉',
但玉石是那么的稀少,加工起来也难,
而瓷器,它有着非常坚硬的质地,釉的光泽也美,
这些都和'玉'超像,
最重要的是,‘瓷’的制作成本要比'玉'低很多,
所以'瓷器'才会那么招古人喜欢,
中国古代的陶瓷业也因此而繁荣。



中国古代玉器


  •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
虽然中国的瓷器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
但它真正被大规模应用的时期,应该是在唐朝,
当时最著名的两个窑口,是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

'越窑'的主要产区在浙江慈溪,以'青瓷'闻名,
那是一种非常青翠的釉色,还会透一点黄,




越窑青釉壶 唐朝810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

到后来,越窑对'釉'进行不断的改进,
颜色从'黄绿色'慢慢转去了'湖绿色',
'秘色瓷'就是其中一支,
所谓'秘色',那就是'秘密的颜色',
这颜色被传颂了千年,后人却一直也不知道它是啥...

直到41年前, 陕西法门寺的地宫挖出了13件青瓷,
并明确标识出那就是'秘色瓷',
大家才终于看清了'秘瓷'的真正面目....




秘色瓷八棱净水瓶 唐朝@ 法门寺博物馆

'秘瓷'我有特意去看过,
至于它的颜色嘛,还真讲不太清楚,
只能说是'黄绿色'朝着'湖绿色'渐近时的一种颜色吧...
<hr/>现在来看看北边的'邢窑',
它的主窑口在河北的邢台地区,
邢窑主要产'白瓷',这可是非常难的,
因为瓷土天然就是含'铁'的,
'铁'可不友好,在烧制过程中,
它什么颜色都可能会呈现,唯独不会是白色...



高岭土的含铁量算是低了,但也有2%,
如果瓷器要呈现白色,瓷土里的'铁'必须低于1%,
那咋整??

现在的我们,会想到用吸铁法,化学分离法等等,
但那可是1000多年前,
匠人们能做的,也就是不断的将瓷土过滤、淘洗,
才最终赶走了一些'铁',
烧制出了这似雪的'白瓷'。




邢窑白釉罐 唐朝@北京观复博物馆


  • 宋代瓷器:汝、官、哥、钧、定
宋代的瓷器,那叫一个星光璀璨,
'五大名窑'的器物,全世界的各大博物馆,都会争相收藏。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大英博物馆,
在它二层的95号房间里,
摆满了一屋子的中国瓷器,




那都是英国大维德爵士的私人收藏,




斐西瓦乐·大维德爵士 Percival David 1892-1964

其中,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
收藏的数量之多,以及质量之高,
让我每看一次,就掉一次下巴....
<hr/>汝、官、哥、钧、定这'五大名窑',
虽然'定窑'排名最后,但它却是最特殊的,
因为它是五大名窑中,唯一做'白瓷'的,
也是唯一在瓷器上刻花纹的,




定窑白釉莲花瓣纹葫芦形执壶 北宋Ding ware ewer in double-gourd form@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London

这大概和地理因素有关,
因为'定窑'的主窑口在河北曲阳,
那里是'石刻之乡',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就是曲阳人民的杰作,



定窑白釉莲花纹碗 Porcelain bowl. Ding ware 宋朝@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London

但光'刻花纹'是不够的,
定窑的'釉'还必须上的很薄,
​否则即便你在陶胎上刻好了花纹,




釉太厚的话,也会把花纹给覆盖住,
让你完全看不出刻的是什么...




汝窑青釉椭圆洗 北宋Ru stoneware brush-washer of elliptical form@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London

定窑的特点先来总结下:'白瓷+刻花+薄釉',
紧接着,隆重有请五窑之首'汝窑'!
汝窑留存下来的,真的是太少了,
有记录的只有67件,基本都分布在各大博物馆里,
大英就拥有一堆...




汝窑的主窑口在河南宝丰,
它以青瓷闻名天下,
汝窑的釉色非常特别:青里透着'蓝',
后人称其为'天青色',




汝窑青釉碗 Ru stoneware bowl  北宋@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据说当时的工匠们,为了烧出这种'天青色',
会在釉里添加磨碎的'玛瑙粉',
虽然在化学上,这完全解释不通,
但'玛瑙'这个梗,的确为'汝窑'添加了非常多的神秘色彩。

汝窑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开片裂纹',
出窑后的瓷器,当它在冷却时,
由于'釉'和'陶胎'热膨胀系数不一样,
釉面就会开始崩裂,形成很多开片的裂纹,




汝窑的开片很细密,
裂纹连起来的话,很像螃蟹的爪子,
后人便将其称为'蟹爪纹',




汝窑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支钉烧',
一般的瓷器,都是平放着烧制的,
这样的话,底部是上不了釉的,
会露出陶胎的颜色,




宋代的皇帝大概是强迫症发作,
完全受不了这一点,
工匠们便想了一个办法:
用很小的'钉子'将瓷器撑起来,腾空着烧,
这样,底部就能上到釉了,
但那几个钉子的痕迹,还是会留下来的...




汝窑盘 北宋 @上海博物馆

汝窑的特点基本就是这三个了:天青色+蟹爪纹+支钉烧,
好,现在有请下一位'官窑',
官窑留存下来的也极少,
南宋时,它的窑口在杭州乌龟山,
官窑也是以'青瓷'为主,
它的釉色比'汝窑'更青绿些,也更透亮一点,




官窑青釉洗 Guan stoneware bowl 南宋@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官窑有个特征叫'紫口铁足',
当时杭州的工匠们,喜欢在瓷土中添加'紫金土',
让陶胎呈现'褐色',
所以,瓷器底部没上釉的那块,
就是褐色的,被称为'铁足',

而瓷器最外面的那一圈,由于釉很薄,
会露出些陶土的颜色,和釉混搭在一起,
就接近紫色,被称为'紫口',




'紫口铁足'这个特点,'哥窑'的瓷器也有,
因为哥窑,就是一个模仿’官窑‘的窑口,
导致后人对这两种瓷器总是傻傻分不清楚...



哥窑五足洗 元朝Ge-type stoneware flower-pot-stand @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但哥窑,有一点非常的好玩,
那就是它非常喜欢'开片裂缝',
甚至会故意将'裂缝'染色,
让那些釉面的碎片,看起来更明显,




哥窑五足洗 南宋@ 上海博物馆

哥窑的瓷器出窑后,
工匠就会直接把它放进炭黑水里,
釉面裂开的地方就会被染上黑色,

但'釉面开裂'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有些小裂缝,可能要几年后才会炸开来,
而当氧气进入这些小裂缝后,
就会慢慢的将它氧化成黄色,

所以,在哥窑的瓷器上,
釉面的裂缝线条,黑色和黄色都会有,
后人将其称为'金丝铁线'。




哥窑杯 Ge stoneware lobed cup 元朝@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最后来说说'钧窑',
它的主窑口在河南禹州,
这也是本人最喜欢的一个名窑,
钧窑的颜色非常多变:蓝、紫、红等都会有,



钧窑蓝色釉碗 Jun stoneware bowl 北宋@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钧窑'之所以能烧出那么多颜色,
是因为工匠们在釉里加入了'铜',
'铜'也是一种很妖怪的元素,
在不同的温度和氧气浓度下,
它就会呈现出红、紫、绿、蓝等不同颜色,



钧窑紫色釉碟 Dish with jun lavender-purple glaze 明朝@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当时的人可没有'温度计',
这就意味着,钧窑的颜色非常的不可控....
而且钧窑的'釉'还很厚,
它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在陶胎上慢慢流动,
这样'色彩'也就随之而动,

所以古人会说'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这种色彩的未知和不可控性,
才是钧窑最具魅力的地方。

(蓝中带紫的钧窑)



钧窑蓝色釉碗 Jun stoneware bracket-lobed bowl 元朝@ 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人类天生对'红色'都有执念,
因为那是'血'的颜色,象征着生命,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大概是最执着的,
所以古人极其渴望烧出红色的瓷器。

由于在釉里加入了铜,
钧窑的工匠们发现,在瓷器上是可以烧出'红色'的,
但往往都是掺夹着红色,而不是全红,
这就让人很郁闷...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折沿盘 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于是,他们开始不断的尝试,
经过了几代人漫长的试验之后,
钧窑最终烧制出了通体红的瓷器,
在陶瓷史上留下了非常辉煌的一笔。




钧窑天蓝海棠红渣斗式花盆 元朝@ 台北故宫博物院

<hr/>前一阵,我跑到景德镇去玩,
看见一位青年艺术家的'瓷板画',
(用'瓷'烧制的画)

喜欢到不行,便扛了几幅回家,
这些'瓷画'上,都有着极其丰富的色彩,




这可不是画出来的,是用'釉'烧出来的啊!
我总会想:
如果1000多年前,钧窑的工匠们看见这样一幅瓷画,
一定会认为,这是神的作品吧...

然而,先人们不知,
正是他们在千年之前的不停努力,
才给到我们现在的艺术家,如此多的灵感和启发,
让他们创作出了那么棒的作品。

艺术是不会凭空诞生的,它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
在这一点上,我为能拥有这样的祖先,
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2-12-2 18: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首都博物馆展出了秘色釉,烧制时做双层嵌套,完了打碎外面的那层,成色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2 18: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钉烧不是为了给底部上釉,是为了节约窑内空间,多摞点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 18: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 18: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 18: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 18: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秘色是匣钵封釉,降低了氧含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2-2 18: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不错啊,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 18: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2-12-2 18: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一下定窑。有没有研究过定窑的仿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12:05 , Processed in 0.1313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