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方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回复: 1

明清御瓷珍玩鉴赏(四)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2-11-29 16: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雍正 粉青釉盘口梅瓶
年代清雍正
尺寸H: 22.3 cm (8 3/4 in.)H: 25.3 cm (10 in.) (含座)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带木座,带旧包装

来源:伦敦苏富比,1986年12月9日,lot 278;香港私人旧藏

本品盘口微内卷,束颈,丰肩,弧腹及底内收,至足部微外撇,下承二层台式圈足,造型修长优雅。瓶身通施粉青釉,釉面清润肥腴,釉色柔和淡雅。瓶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创烧,属石灰碱釉一种,以铁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由于石灰碱釉高温下不易流动,因此釉层可施得肥厚,使器物的釉色通过适当的温度和还原气氛达到柔和淡雅的玉质感,为青釉中最佳色调之一。雍正帝好古,尤喜宋瓷之雅,曾专命景德镇御窑厂制作各种仿宋瓷品种。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仿龙泉釉,有浅、深二种。”本品应属浅色之属。宋代龙泉青釉,依釉色可分为梅子青、东青、粉青等,其中梅子青色最深,东青次之,粉青最浅,本品即为仿龙泉粉青釉,釉面匀净,釉色淡雅。雍正皇帝对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烧造多有关注,亲自参与器型、图案的审定。其时御窑作品胎体坚白细润,成型规整,大器匀称不显厚重,小器愈加玲珑,釉色齐备,釉质莹洁,可谓“参古今之式,汇以新意,备储巧妙”。本品除釉色上佳外,其口部造型亦颇具特色。查阅资料可知,此类口部设计康熙时期即以出现,并一直延续至乾隆朝,但数量稀少。此外本品足部为二层台式,颇具康熙遗风,说明其应为雍正早期作品。


清雍正 仿官釉橄榄瓶
年代清雍正
尺寸H: 30 cm (11 7/8 in.)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

来源:
中国嘉德,2003年11月26日,lot 1485;
北京翰海,2011年5月21日,lot 3022

著录:
《历代瓷器收藏与鉴赏—中国(上册)》,陈士龙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193页

本品口撇侈,束颈,长腹微鼓,至胫部内收,下承外撇式圈足。瓶通体施仿官釉,釉面莹润凝厚,呈青灰色,器身遍布疏朗的“金丝”片纹,纹片舒朗自然,观之古意盎然,颇具宋官古器神韵。底部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字迹工整端庄。仿古瓷是清代御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雍乾时期尤甚。官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颇受清代帝室所喜爱。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陶成纪事碑》在仿古采今岁例贡御的五十七种釉彩之中,首项即是“仿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俱仿内发宋器色泽”。为了追求最佳的仿古效果,雍正皇帝让御窑厂对照内府收藏的宋官器皿,即“发宋器”进行临摹,其对仿官釉瓷器钟情情之深自不待言,亦正是如此般的执着,铸就了雍正一朝摹古艺术的空前辉煌。雍乾时期,宫廷仿古釉色瓷器沿着两条路线进行展开,其一为忠实于原作的模仿,其中包括对器型和釉色的复刻。其二为仿古宜今。更多是一种风格与韵味的模仿,诚如唐英所言“仿旧须宗雅则”,不是一味贴近原物为佳,而是取其最精华最高雅之处而临摹,更重视气韵神髓之相似。本品亦然,其将橄榄瓶与仿官釉相结合,实属雍正御窑创新之举。橄榄瓶,因形似橄榄,故名。 为清三代官窑中的典型器,每朝器形略异,各有特色。康熙橄榄瓶颈部较细长,乾隆的腹部较为圆润,雍正的比例则最为匀称,线条最显秀雅。本品器形端庄典雅,线条柔美,收放自如,正合雍正瓷器灵秀风韵,观之确有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之感,不失为一件雍正时期品质颇高的御窑仿古佳作。


清乾隆 仿康熙青花缠枝牡丹纹碗
年代清乾隆
尺寸D: 16.5 cm (6 1/2 in.)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一般认为此式内外满绘缠枝牡丹纹样之青花碗为康熙御窑初创时所设计,为康熙一朝所独有。其所绘双犄式牡丹,时代特征极为明显。本品为查阅资料后所仅见的乾隆朝相同纹样作品,其画工相比康熙同类器更为工整细致,青花发色更为淡雅。据款识字体判断,本品为乾隆早期唐英督窑时期作品,其制作或是为了表达对康熙御窑的追慕之情。


清康熙 青花百蝶图铃铛杯
年代清康熙
尺寸D: 8 cm (3 1/8 in.)H: 11.5 cm (4 1/2 in.) (含座)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带木座

来源:香港苏富比,1985年5月21日,lot122

本品敞口外侈,钟形深腹,小圈足。胎体轻薄,造型小巧怡人。通体纹饰以青花绘就,其中杯心处勾绘一灵动蝴蝶,飞舞于花雨之中,清巧雅丽。杯外壁通景满绘百蝶纹,画面繁华似景,百蝶蹁跹,飞舞于繁花之间,体态极为灵动。整幅画面布局层次清晰,纹饰穿插有序,繁而不乱,青花发色淡雅清新。底部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隽秀,为典型康熙时期官窑款识。铃铛杯因倒置形似铃铛,故得其名,亦称“金钟杯”、“仰钟杯”、“盘式杯”。此种造型源自明嘉靖仰钟式杯,自明以来多有烧制,康熙时期的铃铛杯更加修长秀美,是当时特有的器形之一。花蝶纹样为清代瓷器传统装饰纹样,但日常所见多以花为主体,并搭配蝴蝶一二进行点缀。而本品般以花蝶为主体,间饰花卉者,当为康熙御窑所创。同时蝴蝶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蝴”谐音“福”,“蝶”与“耋”谐音,因此百蝶寓有“福至耄耋”、“寿至耄耋”之意。本品以蝴蝶为装饰,笔意工整,翅质表现细腻,线条均流畅生动,宛若趣意盎然的国画小品,颇富意韵。本品则为康熙官窑的经典杰作,其造型优雅怡人,胎体轻盈灵动,青花发色极为完美,绘制意境空灵悠远,此等佳作,深具收藏价值。故宫博物院藏有造型完全相同,但装饰八卦纹的作品,可资比较。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回复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顶一下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红方窑

GMT+8, 2025-4-9 04:54 , Processed in 0.0999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未来科技 www.veikei.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